李艺 山东美术出版社 编辑室主任
一本图书的出版,有编印发三个流程,责编要做的工作不只是审稿,还要统一各部门、各环节来完成一本书籍的出版。在以前我国设计产业不发达,对图书装帧设计不够重视、设计专业从业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很多出版社的图书以内容为王,并不注重图书的外包装,不太知道去考虑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图书的装帧设计是欠缺或非常不专业的。21世纪随着国内出版书籍种类和数量的发展,出版业竞争的加速,图书装帧设计开始显露先声夺人的功效,以它对图书市场占有率的强力助力,取得了图书出版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在这样的形势要求下,图书装帧设计开始得到重视,但随之而来凸显的问题是:很多图书的装帧设计与图书内容互无关联——设计与内容分离,或又有一些书籍开始走到了过度装帧,形式脱离且大于内容。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个人认为还是在责编对装帧设计的引导和选择上,责编不应过度干预设计,但也不能完全不懂的任由设计者发挥。怎样能更好的跟设计师沟通,建立在责编对设计作品选择的专业度上,这就要求加强责编的美术教育,责编要懂得些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要素,有原则的去选择最符合所编书籍的设计。
图书的装帧设计要由专业设计人员完成,是因为设计是一门专业的学科,涉及到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以及满足用户需要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术业有专攻,文编不要妄图自己去设计所编图书。因为一个页面的视觉构成,不只是图和文放置上就可以了。图片的位置和大小,文字的字体、字号、字空,行间距、段距、版芯大小,不同级标题的分类和大小、位置,书眉和页码位置以及装饰等。所有的这些组成部分还要考虑整体的协调美观,更要考虑视觉醒目的主次顺序,这些都要依赖专业设计人员的知识和经验,才能最终达到一个完善和美观的设计。责编过多的参与具体设计,把设计者只当做一个图纸操作员,是责编对个人自我能力的狂妄表现,不只说明责编不懂得设计的专业度,也说明责编对这本书加入了太多的个人印记。在出版的时效性越来越强、周期越来越短、专业度越来越高要求专业精分的情况下,出版一本书籍需要更多的部门协作,各部门的专业人员,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更重要的是互相制约,才能把一本书方方面面都做到完善。
责编不能过度参与具体设计,但也不能对设计放任自流。因为图书装帧设计归根结底是为图书内容服务的,书籍设计最重要的作用是充分体现和发挥了书籍的内容功能和意义,而不仅仅是让书籍的外形漂亮。在书籍设计的过程当中,责编负责书籍装帧符合图书内容的精确度和文化内涵的把握,给设计人员正确的指示和启发。设计人员擅长专业于视觉体现的技术,负责书籍装帧设计包含的要素比如色彩技巧的把握、构图技巧的把握;而图书的内容精髓,图书面貌的最终风格、归类倾向还是需要责编去跟设计完整的沟通。编辑要了解图书设计的环节和要素,了解设计师是通过合理的颜色、字体、图片、样式进行设计,在各个细节上,都能给设计师提供最符合这本图书的设计建议和进行专业的讨论。在功能限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创造合理完美的视觉体验。
举例来说,责编了解了平面设计的基本概念,就知道设计师的设计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目的的策划,以点、线、面的设计方式,与采用独特视觉效果来传播设想和计划,并用文字和图形把信息传达给受众,让人们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你的设想和计划,达到最终的宣传的效果。”①那么首先责编就能懂得:1、一个好的设计师,要很明确自己设计的主题,责编提供了书籍内容,设计师要以此为中心设计,脱离和不符题的设计,视觉上再好看也是不符合这本书的设计。2、设计师是以点、线、面的方式在整体的考虑设计方案,责编对设计师作品的改动要求不能是零散的一个小的具体要素,例如:把这个图去掉,把这行字放另一边,设计师是总体考虑画面效果的,过多琐碎的非专业个人要求,会破坏整个画面中要素的均衡,更让设计师无所适从,最终不可能达到一个完善的好设计。其次,责编学习了色彩构成的概念:“色彩构成(Interaction of Color),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②就会了解,设计师对色彩的运用,是直接针对图书的受众群体的,少儿图书多采用鲜艳的纯色,而成人图书多采用明度低的混色;艺术类图书色彩繁多,科技类图书注重传达理性,用色避免花俏等,都是为了直观的提供给读者图书的首要识别信息。了解了设计的知识,责编就可以有针对性有专业度的跟作者和设计讨论书籍呈现面貌。并且色彩和平面构成是相依相符,责编懂得设计中各要素的重要性和主次之间的相互映衬作用,就不会要求并选择孤立、突兀,不专业、不整体的设计。
(图片从左到右依次为少儿图书、成人图书、艺术类理论图书、科技类图书)
归根结底,好的书籍装帧是责编是把自己的思维意识、知识、见识、能力等综合运用来引导设计师做出好设计的过程。“设计是计划和发展的过程,能转化抽象的意念成为理想的产品和服务。设计能驾驭消费者的眼光、技术可行性和商机。因此设计超越纯粹的美学,它跟功能、生产运输、可持续发展、可靠性、品质和生产力都息息相关。设计要於不同层次和其他学科发挥功能,不但要结合设计本身的各种学科,还要结合其他学科包括消费者研究、工程、科技、策略计划、商业管理、市场推广、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设计能够降低成本、增加盈利和提高品牌价值。设计已日渐成为整体企业营商策略的重要一环。”③责编要具有审美眼光、又懂得横向思维,善用设计师的专业知识创造富创意的书籍产品和图书推广,以满足读者的需要。
一本书的装帧设计的好坏,责编的审美和对设计本身的了解起了很大的决定作用。而在现今的图书市场化情况下,跟图书有关的设计不只是纸质书籍装帧还有电子书籍、网络营销、宣传张、推广广告等的设计。编辑工作中除书籍装帧以外要面对很多其它方面的设计:
1.电子书籍。电子书籍现在大多还是模拟纸质书籍的图书形式,所以很多电子书的装帧方面还是沿袭了纸质书籍的装帧。但现在有些儿童书籍采用了立体三维图片,艺术类书籍采用了博物馆参观实景图等,这都是未来图书的发展趋势。视频、音频、游戏、互动才是未来电子书的发展趋势。而这些趋势更离不开视觉的设计,面对新的展示图书的方式,把握好设计的度,用怎样的新形式表现,内容符合度、针对读者层年龄的视觉化考虑,都是责编要细究并传达给设计的环节。
2.现在的书籍售卖需要宣传和推广,离不开网络营销。需要好的网页设计来突出书籍。用制作精良的页面和图片,起到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作用。书籍独有网页的分类标签、搜索栏、logo也都要在便于实用的前提下做好设计。现在的许多图书售卖网站都可以放置试读环节,精心设计一个试读样张,是可以引起大多读者的好感,提高购买。还有诸如微博、微信公众号,都可以设计相关内容的介绍页面,而且方便做小视频,创造声光、互动实现更引人入胜的吸引力,给读者更直观的感受。
3.广告是运用媒体传递具有目的性信息的一种宣传方式,在书籍的推广活动中时常需要,广告招贴除了告知大众图书信息,举办图书活动的时间、地点、优惠等必要信息外,旨在唤起人们对书籍的需求并产生好感和了解的欲望。实现传播和经营的目标。所以责编要明确的告知设计师,什么信息是设计时要突出的重点。
所以编辑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审美能力,开拓自己的审美视野,能够面对分类复杂的设计,都跟设计师有效合作,做出好的设计作品,引导读者的审美眼光。同时在学习视觉设计的基本知识时,要注意自己的责编立场,对书籍装帧设计要坚持几个原则:1、站到读者的立场上考虑书籍装帧的形式,树立起为读者服务的审美观。2、要充分了解设计是由各种视觉要素构成的,懂得考虑和检查细节,并统一细节为一个整体服务的完善、美观的设计。3、要学会跟设计者讨论、沟通,尊重理解设计的创意,引导设计准确的表现图书内容。4、积累起基本的审美素养,学会选择一个为用户的需求服务的、贴切的传达出每一本书独有的特质内容、达到经济效益的适度要求、方便读者使用的好设计。
书籍设计是书籍给予读者的第一感觉,不合内容的设计,会使读者混淆书的种类,没有辨识度;而品味低下的设计,更会使读者感到不满意甚至厌烦,直接影响书籍的销量。在目前大量新书铺天盖地上市的情况下,不能在第一眼脱颖而出的书籍,就是对书籍销量的一种遏制。书籍设计本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大众文化,设计中的文化元素和理念传达通过书籍与大众接触,对社会生活达成积极的影响,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一个好的装帧设计,责编不只要考虑到相关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因素,责编要有一定的审美修养,有一定的设计知识,会更好的促进策划创意、懂得专业的分析对比最终选出最佳设计方案,做出更多内容又好,又让读者广泛接受的既叫好又叫座的长盛不衰的好书籍。
所以加强责编的美术教育是让书籍装帧更好的关键,相信也是众多责编在工作中迫切希望解决的一个难题。
①来源360问答对平面设计的概念,网址http://wenda.so.com/q/1413953165723746
②来源360百科对色彩构成的定义,网址https://baike.so.com/doc/2995927-3159652.html
③香港设计中心对设计的定义。Hong Kong design center:http://www.hkdesigncentre.org/workspace/uploads/files/annual/annualreport07-08.pdf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