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姜继飞——浅析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外因作用原理

作者:姜继飞   2017年09月25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姜继飞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图书质检科副科长

开展继续教育有助于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或者说出版人才)的培养,进而提高出版单位的核心竞争力,推进我国出版文化事业的向好发展,这在业界已是普遍共识。关于继续教育的概念,在《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新出政发[2010]10号)中,有着明确的阐释:“继续教育是对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以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等为内容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促进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坚持正确出版方向,不断增加、补充、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技能,提高创新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这项契合新时期出版形势发展需要的规定,为全国各地各级培训机构开展继续教育讲明意旨、指明方向。

在继续教育这一概念和实践活动中,存在两个主体,即培训机构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开展和实现,是培训机构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双向互动、通力合作的结果,也就是说,继续教育是双方面的事。但在实践中,两者的地位和作用又有所不同,笔者以为,培训机构组织的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培训是表,是外因,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是里,是内因,哲学上讲,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培训机构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为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主动接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继续教育的目的才得以实现。因此,在探讨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或者说出版人才)的培养与继续教育这一问题时,可以从培训机构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在继续教育培训实践中,培训机构组织的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培训是外因

哲学上讲,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有时甚至起着重大作用。可见,外因的作用和影响不可小觑,对于培训机构组织的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培训,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必须予以重视、珍惜和利用好。

1.从目前的情形看,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格局更开放,呈现多元化。每年既有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所属教育培训机构和各省(区、市)新闻出版培训机构这种主渠道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也有各类行业协会、学术团体等社会办学单位参与继续教育工作。从培训课程设置上看,涉及传统编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经验传播,政治理论和法律法规,数字出版,职业道德和人格修养等方面,把握住了出版业发展趋势和出版专业技术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强化服务、质量第一的原则。特别是一些行业协会组织的培训班,为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依据自身时间和个体需求,自主选择培训课程提供了可能和便利。

2.从培训的效果看,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取得很大成效的同时,尚存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⑴在继续教育培训格局中,除了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培训机构主渠道和各类行业协会、学术团体等社会办学单位辅助渠道外,出版单位内部自主培训小而灵活、针对性强,可以成为继续教育培训主体的重要补充,应予以鼓励和重视。比如对于刚入职的年轻编辑的培训或职业资格考试考前辅导,出版单位内部自主培训更切合实际,更易实现,减轻外出培训的时间压力和经济负担。再比如,定期或不定期,请社外专家(特别是其他出版单位富有成功实践经验的出版人)来社里讲课,或发扬“传帮带”传统召开社内老中青编辑座谈会,老编辑分享经验为年轻编辑解疑答惑,年轻编辑表达新想法与老编辑沟通,结束后,结合培训人员撰写的培训心得,形成有价值、有分量的汇总材料上报,上级出版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出版单位送达的材料,评估判断,确实比较有价值的,可以考虑予以折算继续教育学时。⑵在继续教育培训课程设置上,目前存在一些培训内容大而全,彼此培训课程设置雷同和同质化的现象,培训机构可以参考以下做法:①各类行业协会、学术团体等社会办学单位与出版单位的主管、主办单位的某个具体职能部门联合组织,如与图书质量检查部门,或征询、参考他们的建议,针对编辑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和较多问题,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课程;或者培训开展之前,在自媒体上发布调查问卷,向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征询问题和建议,汇总后确定培训内容,按需培训,提高针对性。②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原则,即培训内容向“专、精、深”方向发展,类似出版单位细化图书市场,如一次培训班可就一个专题全面、深入展开,让参加培训的人员可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知识链,这样既提升了继续教育培训的含金量,也提高了培训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热情。

二、在继续教育培训实践中,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是内因

哲学上讲,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由此可见,内因的地位与重要性不言而喻,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是否具备积极主动的态度决定了继续教育能否取得实效。

1.当前,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如火如荼,新媒体在更广更深的层面上嵌入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方兴未艾,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只有通过不断自学和接受继续教育培训,与时俱进,才能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技能,提升创新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进而为社会、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的先进文化产品。尤其出版编校工作是一项技术活,知识和经验很重要,继续教育培训无疑为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一条获取知识和分享经验的重要途径,应予以正确认识、充分重视、完全利用好。

2.犹如有人指出某些培训“走过场,形势主义”一样,一部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教育也存在“走过场,不走心”的倾向。就笔者身边存在和听闻了解到一些情况来看,固然有继续教育培训与手头工作时间上相冲突的客观情形,但更多是对继续教育缺乏正确认识和真正了解,想当然地以为继续教育是形式主义,内容空洞,缺少“干货”,导致重视程度不够。如对新闻出版培训机构提供的在线学习平台远程网络继续教育学习,登录点击后,让他自顾自地在一旁讲着,根本不去听,而忙于手头里的工作,应付了事。因为不能正确认知,所以不重视;因为不重视,所以不能正确认知,恶性循环,白白浪费了给自己“充电”的机会,甚是可惜!

3.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要对继续教育有一个正确认知和重视态度:⑴无论是远程网络培训还是面授培训,所授课程都是经过有关行业专家、学者事前反复筛选或认真撰写讲义后呈现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含金量,认真听讲和做笔记,必定有所收获。⑵正确处理继续教育培训与手头工作时间上的相冲突,目前继续教育培训还不能真正的按需进行,所以每一次业务培训机会都很难得,能抽出时间尽量参加,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手头工作实在紧迫,那么完成后,也一定认真学习培训讲义、课件和同事所做的笔记,积土成山、积水成渊。⑶继续教育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应该有一个开阔的认知,如参加规定的培训,坐在那里静静听讲,是继续教育培训,平时就注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随时做好笔记,举一反三地加以运用,是一场时间持续更久、实效更显著、意义更大的继续教育培训。

三、继续教育的成功实现,是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主动学习这一内因和培训机构精心组织这一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哲学上讲,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可知,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尽管内外因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但是两者不可或缺,不可顾此失彼。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与继续教育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技能、标准、信息传递和接受,双方互动的过程,两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必须相向而行,即培训机构组织继续培训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突出重点,提高能力;加强指导,创新机制”,高度契合出版业发展趋势和出版专业技术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同时对培训效果进行阶段性分析评估,听取培训人员的心声,优化培训内容,注重培训实效,担负起出版人才成长道路上重要的不可忽视的角色;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教育要形成一个正确认知,真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珍惜和利用好每一次培训机会,同时认真反馈自己的意见,最终将继续教育培训的收获实实在在转化为提供先进精神文化产品的一部分成果,实现继续教育培训成效的最大化运用。


作者:姜继飞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