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王振羽专栏】放眼当下中国出版书业,作为一家出版社的掌门人,在妥当处理好职责所系的各种份内事物之余,还能不知疲倦永葆激情地与作者坦诚相见交朋友,还能醉心于图书的最佳呈现形式而挖空心思甚至远赴英伦也在所不惜,还能坚持在各种媒体上写专栏而持之以恒,还能不断受邀为出书的作者写序揄扬,恕我孤陋寡闻,除了俞晓群,似乎没有第二人吧?
俞晓群
多少年前,蔡登山来南京在一小场合提到国家外文局旗下的海豚出版社,也说到俞晓群的“挥师入关”,在座一出版同行对籍籍无名的海豚社很不以为然,对其发展前景更是奚落挖苦有加,根本不看好。但,就在数年之间,在俞晓群的带领下,这一在京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小小出版社却以其内容格调、以其书装品位、以其人脉人气在看似热闹非凡实则沉闷虚浮的大陆书林望重一方,不容小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身在局中者都明白,能够在当下大环境如此吃紧竞争如此惨烈的情势之下,作为一家并非拥有雄厚资本实力的出版机构能够做到这一局面,是需要付出何等的艰辛与努力啊。
放眼当下中国出版书业,作为一家出版社的掌门人,在妥当处理好职责所系的各种份内事物之余,还能不知疲倦永葆激情地与作者坦诚相见交朋友,还能醉心于图书的最佳呈现形式而挖空心思甚至远赴英伦也在所不惜,还能坚持在各种媒体上写专栏而持之以恒,还能不断受邀为出书的作者写序揄扬,恕我孤陋寡闻,除了俞晓群,似乎没有第二人吧?此前,认真看过俞晓群寄赠的《精细集》。近日,又仔细翻阅他的《杖乡集》,更是强化了我这样的一种强烈印象。
《精细集(精装)》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俞晓群
出版时间:2015年07月
《杖乡集》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俞晓群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俞晓群对出版的热爱发自肺腑沁入骨髓。有了这样的把出版当作志业而不仅仅是一种为稻粱谋的饭碗一种苟活人世间的职业,俞晓群才能迸发出如此近乎疯狂的激情与想象力,在山海关外,操持《新世纪万有文库》而成就一段书业传奇;也才会有在别人看来也许是梦寐以求的出版集团副总的所谓副厅级位置,而在他看来大有不知腐鼠成滋味竞猜凤雏意未休的无聊乏味、断然决然拂袖而去另起炉灶再续书缘。业内人士大都知道,俞晓群景仰王云五,而这种景仰并不是刘备摔孩子的惺惺作态,也不是某些人妄言文化脊梁的大话炎炎,他认真研读体会王云五,身体力行仿效王云五,这才有了《海豚书馆》的由小到大渐成规模享誉书林,这才有了他对张元济、陈原、沈昌文、钟叔河、范用等人的念兹在兹,不断提及。而学数学出身经常与沈昌文等海派文人相尔汝的俞晓群对齐格蒙特﹒鲍曼如此情有独钟还真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学社会学的人,都知道鲍曼这个波兰裔犹太人是当今社会学领域泰斗级的人物,被称之为是“当今用英文写作的最伟大的社会学家”, 吉登斯也说他“用非凡的才华和创造力,了一个任何人都必须认真对待的立场”。他在今年初刚刚去世,鲍曼的成功不仅基于其作为一个作家和评论家的文学技巧,更基于其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和卓越的社会学洞察力。俞晓群在花甲之年回顾出版生涯的随笔集中竟然收录了阅读鲍曼的《鲍曼:文化的是与不是》《全球化:现代性追求的挽歌?》《人口过剩:富人还是穷人?》《时尚:人类社会的永动机》等四篇札记,足见他对鲍曼的佩服钦敬之情。鲍曼似乎还在英国的利兹大学教过书,但不知道他是否与晚年也在利兹的著名托派分子王凡西有过交往?王凡西在2002年方才去世的。
俞晓群的序,不是敷衍应付的表面文章,不是离题万里的自说自话,都是言之有物,感情充沛,令人动容。他为《冷冰川墨刻》所做的序,摇曳多姿,跌宕起伏,堪称美文。他为丁宗皓、孙德宏的序也都不是随便说些场面上官话套话的应付差事;他对张国际、眉睫的序,更是折射出俞晓群提携奖掖后辈的胸襟与气度。俞晓群也谈丛书策划,也说读书现状,也评价书展短长,也说书评媒体的优劣,都是出于真诚,不打诳语。只是觉得俞晓群在梳理《丛书的前生今世》的时候,没有提及“走向未来丛书”,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俞晓群不断提及钟叔河先生说过的话,要能编,还要会写。这应该是对每一个有志于做编辑者的一种箴言。只可惜,正如俞晓群所感叹的那样,夜郎自大故步自封的编辑,多如牛毛,而眼高手低的编辑,也不少见吧?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