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唐俊荣:两个时代的家庭生活知识

作者:唐俊荣   2017年08月08日   来源:百道网·唐俊荣专栏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网·唐俊荣专栏】难得的是在我的藏书中居然还有一本60年前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家庭日用常识》。此书编于1957年,1958年4月出版,南京第一次印数1万3千册,6万5千字,3个印张,是一本很薄的小册子。

每个人都有家庭,每个家庭都有衣、食、住、行的家庭生活。家庭生活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包含着不少科学知识和实用技巧。而这些知识和技巧的需要程度,随着生活水平的高低而浮动。过去绝大多数群众住房逼窄,无须装饰;用品单一,不要维护;衣食短缺,何谈讲究;外出谋生,以步代车……生活在这种“瓜菜代”的低水平年代,仅凭口口相传的生活经验足以对付,基本上不需要更多的书面知识,

改革开放之后,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扩充生活领域,追求生活质量,衣食住行、吃喝玩乐,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出版部门及时抓住了这一新的需求动态,加强了家庭生活知识图书的出版。各省的科技出版社或综合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不少此类图书。下面试以湖南科技出版社的《家庭生活顾问》为例,作点分析:

《家庭生活顾问》出版于1980年7月,可算是家庭生活知识热最早的出版物。我买的是1981年1月第三次印刷的版本,印数已经达到166万1千册,后来还追印过几次,累计印数约200万册。

此书44万字,15个多印张,在同类书中算中等规模。该书分九个大类:婚姻家庭、饮食、衣着、电器、家具、日用品、文化生活、医药卫生、其它(包括养花、养金鱼、养小鸡、养兔、写信等小类),书后还附录了行政区划、百家姓、历史朝代等资料。试想当时没有互联网,报刊也少,知识类的信息尚处在萌芽阶段,这样一个包罗万象的“百宝箱”,广受读者追捧是必然的。

难得的是在我的藏书中居然还有一本60年前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家庭日用常识》。此书编于1957年,1958年4月出版,南京第一次印数1万3千册,6万5千字,3个印张,是一本很薄的小册子。

该书分七个大类:衣着、饮食、用具、医药卫生、种植豢养、废物利用、杂类(包括煤油灯、蜡烛,木炭、火炉等小条)。

现在不妨将这两本出版时间相隔二十多年的同一个选题的读物作番比较吧:

首先看生活内容。1958年还刚刚解放八九年,生活模式跟旧社会相比变化不大。比如照明,虽然已经普遍用电,但不正常不稳定,所以生活知识中特别介绍了使用煤油灯和蜡烛的知识。那个时候的家用电器,真的像赵本山小品中说的:只有手电筒。到了1980年,不仅照明用电已经普及到村,部分城乡已经初步普及了几大件家用电器。再以取暖为例,1958年大部分居民和农户还是靠煤炉和木炭,所以家庭生活知识特别介绍这方面的知识;而到了1980年,煤炉正在逐步减少,为保护生态,木炭已经禁烧了。

其次看生活质量。以“衣着”部分为例,1958年的《家庭日用常识》只有洗涤、除迹、收藏等三小块共1万1千字。而1980年的《家庭生活顾问》的“衣着”部分包括选购、使用与养护、洗涤与收藏、服装裁剪与缝纫、鞋袜及其它服饰,共计9万1千字。看得出生活更加讲究,衣着的功能已经进入更高的审美境界。

第三看生活知识的涵盖面。1958年的《家庭日用常识》的家庭用具只有一个“用具”类,其中涉及的内容只有木器、竹器和藤器家具,厨房铁锅、菜刀,卧室镜子、皮箱、手电筒、收音机等等的洗涤、保养、修补与收藏知识,共计8100字。而1980年的《家庭生活顾问》中的家庭用具有“电器”、“家具”、“日用品”、“文化生活”四大类。内容包括文化电器、日用照明、家用电器、房间布置、家具制作、自行车、缝纫机、钟表、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玻璃陶瓷、灶具、日用百货、日用化工、文房用具、摄影器具、图书收藏等等近20个小类,15万字。

当然,1980年距离现在又过去37年了,如果拿当今的家庭生活标准来衡量,那位“生活顾问”也该早退休了。以家庭交通工具为例,那个时候最新潮的是自行车,而今私人汽车早已普及到户,自行车已经进入时髦的“共享”时代。

最后要说的是这两本同类书,出版时间相隔22年,两个不同的出版单位,但定价标准却基本一致。前一本3个印张,2角2分,平均每个印张7分多钱;后一本15个印张,1元2角5分,平均每个印张8分多,二十多年基本没有涨价,何其难得啊!


作者:唐俊荣

来源:百道网·唐俊荣专栏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