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朱元璋传》:外戚不干政,马皇后立首倡之功

作者:陈梧桐   2017年06月15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马皇后主张行仁厚之政。有人认为宋朝为政过于仁厚,她说:“过于仁厚,不犹愈于刻薄乎?吾子孙苟能以仁厚为本,至于三代不难矣。仁厚虽过,何害于人之国哉?”朱元璋为强化封建专制统治,运用法庭、监狱、检校和锦衣卫震慑臣僚。马皇后对这种做法非常反感,规劝他说:“人主虽有明圣之资,不能独理天下,必择贤以图治。然世代愈降,人无全才。陛下于人才固能各随其短长而用之,然尤宜赦小过以全其人。”

《朱元璋传(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017年3月“中国好书”)》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陈梧桐 著
出版时间:2017年03月

一个贫苦农民出身的小行童,何以成为威震四方的起义领袖?他为什么能在“地狭粮少”“孤军独守”的条件下愈战愈强,最后扫灭群雄,推翻元朝统治?他既提倡尊孔崇儒却又对儒学经典《孟子》大加删节,既积极网罗人才却又无情摧残人才,这究竟是为什么?胡惟庸党案与蓝玉党案震惊朝野,它们是冤假错案,还是有真有假、真假混淆?作为一个封建帝王,他为什么能够提出“锄强扶弱”的主张,毫不留情地严惩贪官污吏、械杀不法豪强?他究竟是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还是嗜权如命的“权力野兽”?

陈梧桐,著名明史学家。1935年11月出生于福建安溪。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985工程”特聘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明史学会顾问、朱元璋研究会顾问。出版有《朱元璋研究》、《洪武皇帝大传》(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洪武大帝朱元璋传》、《自从出了朱皇帝》、《晚明悲歌:大明王朝灭亡之谜》、《黄河传》(第一作者,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明史十讲》(第一作者)、《中国军事通史·西汉军事史》(第一作者)、《中国文化通史·明代卷》(第一主编)、《中国文化杂说·民族文化卷》(第一主编)等多部著作。参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多部。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精彩书摘】

马皇后正位中宫后,即遵照朱元璋“严宫阃之政”的旨意,勤于内治,严格管束后宫的嫔嫱宫女,从不恃椒房之亲,萌生权势之欲,也从不抛头露面,直接参与宫外的政务,更不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但是,作为天下之母,为朱家天下的长治久安着想,她又不能不关心臣民的疾苦、社稷的安危和朱元璋理政的得失。有一天,她问朱元璋:“今天下民安否?”朱元璋说:“此非尔所宜问也。”她即说:“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问?”(《明史》卷一一三,《高皇后传》)朱元璋竟无言以对。所以,一旦发现问题,马皇后就无法袖手旁观,置若罔闻,听之任之。既然不许出面干预,直接插手,聪颖贤惠的马皇后便采用“随事几谏”(《明太祖实录》卷一四七)的办法,对朱元璋进行委婉的劝谏。所以,她常寻找适当的时机,借助某个相关的事件,对朱元璋进献一些治国的良策,或对他的一些错误决策提出善意的批评。比如,北伐大军攻克大都后,将元朝府库的珍宝财货解送京师,马皇后就意味深长地问朱元璋:“得元府库何物?”朱元璋答道:“宝货耳!”她又问:“元氏有是宝,何以不能守而失之?盖货财非可宝,抑帝王自有宝也?”朱元璋领悟她的弦外之音,说:“皇后之意朕知之矣,但谓以得贤为宝耳!”她即拜谢:“诚如圣言。妾每见人家产业厚则骄,至时命顺则逸生。家国不同,其理无二。人之常情,所当深戒。妾与陛下同处穷约,今富贵至此,恒恐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忽微。故世传:‘技巧为丧国斧斤,珠玉为丧心酖毒。’诚哉是言!但得贤才,朝夕启沃,共保天下,即大宝也,显名万世即大宝也,而岂在于物乎?”朱元璋听了这番肺腑之言后,连连点头称“善”。

明初经济凋敝,老百姓生活非常艰难,引起马皇后的极度忧虑。有一次,朱元璋对马皇后说:“君者,百责所萃。一夫不得其所,君之责也。”她即起拜曰:“妾闻古人有云:‘一夫失所,时予之辜;一民饥曰我饥之,一民寒曰我寒之。’今陛下之言即古人之心也。致谨于圣心,加惠于穷民,天下受其福,妾亦与有荣焉!”遇到灾荒岁月,五谷歉收,她用餐必备麦饭野蔬。朱元璋见了,知道她的用意,就告诉她已下令赈济灾民。她又说:“妾闻水旱无时无之,赈恤之有方,不如蓄积之先备。卒不幸有九年之水,七年之旱,将何以赈之?”朱元璋“深以为然”(《明太祖实录》卷一四七),后来便下令在各州县设置预备仓,每个州县各设东、西、南、北四所,“选耆民运钞籴米,以备振济”(《明史》卷七九,《食货志》)。

马皇后主张行仁厚之政。有人认为宋朝为政过于仁厚,她说:“过于仁厚,不犹愈于刻薄乎?吾子孙苟能以仁厚为本,至于三代不难矣。仁厚虽过,何害于人之国哉?”朱元璋为强化封建专制统治,运用法庭、监狱、检校和锦衣卫震慑臣僚。马皇后对这种做法非常反感,规劝他说:“人主虽有明圣之资,不能独理天下,必择贤以图治。然世代愈降,人无全才。陛下于人才固能各随其短长而用之,然尤宜赦小过以全其人。”(《明太祖实录》卷一四七)还说:“法屡更必弊,法弊则必奸生;民数扰必困,民困则乱生。”有时朱元璋在前殿决事,发火震怒,待其还宫,马皇后就随事加以规劝。“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明史》卷一一三,《高皇后传》)侍讲学士宋濂,年老退休还乡,由于长孙宋慎卷进胡惟庸党案而受牵连,被逮到京师判处死刑。马皇后想起宋濂教太子读书的功劳,向朱元璋求情,说宋学士致仕家居,岂能知道孙子的罪情?民间私塾请个先生,尚且终身尊敬保护他,何况是太子的老师呢!朱元璋不答应,说这种事你不懂,也不该管。到吃饭的时候,马皇后闷闷不乐,不饮酒,不吃肉,朱元璋觉得奇怪,问她为啥,她回答说:妾哀痛宋学士之刑,想代儿子服心丧!朱元璋很不高兴,扔下筷子就走。但第二天还是下令赦免了宋濂,改判谪戍四川茂州。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马皇后不仅自己不干预宫外的政事,而且不私亲族,不让娘家人做官,参与政事。朱元璋刚就帝位时,并未注意到汉、唐外戚干政的祸害。洪武元年正月,他登基仅十余天,为感谢马皇后与之患难与共、赞成大业的功绩,派人寻访其亲人,准备给官做。但马皇后之父马公无后,派出去的人员只找到马皇后的亲族,朱元璋想授予官职。马皇后记取历史上外戚干政的惨痛教训,坚决予以回绝,说:“国家官爵,当与贤能之士。妾家亲属,未必有可用之才。且闻前世外戚之家多骄淫奢纵,不守法度,致有覆败者。陛下加恩妾族,厚其赐予,使得保守足矣。若其果贤,自当用之。若庸下非才而官之,必恃宠致败,非妾之所愿也。”朱元璋“闻言遂止”(《明太祖实录》卷二九),只赐给他们一大堆金银财宝,让他们足以享用一辈子,而不予职事。正是基于马皇后的这番劝谏,朱元璋此后将严禁外戚干政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载入《祖训录》之中。《祖训录》的《箴戒》篇明确规定:“凡外戚,不许掌国政,止许以礼待之,不可失亲亲之道。若创业之时,因功结亲者,尤当加厚。其官品不可太高,虽高亦止授以优闲之职。”严禁外戚干政之所以成为明朝皇室的一条重要家法,马皇后是立了首倡之功的。

在生活上,马皇后处处关心、体贴朱元璋,亲自主管他的起居饮食。而自己在生活上则一直保持过去那种俭朴的作风。她同朱元璋一样,不喜奢丽,平时衣裳破旧了,缝补洗净再穿,从不轻易扔掉。左右有人对她说:“享天下至贵至富,何庸惜此?”她答道:“吾闻古之后妃,皆以富而能俭、贵而能勤见称于载籍。盖奢侈之心易萌,崇高之位难处,不可忘者勤俭,不可恃者富贵也。勤俭之心一移,祸福之应响至。每念及此,自不敢有忽易之心耳。”(《明太祖实录》卷一四七)

马皇后“无子”(《枣林杂俎》义集,《彤管篇》),只生了两个女儿,即宁国公主和安庆公主。但她很喜欢男孩,曾抚养保儿(李文忠)、周舍(沐英)、保儿(平安)、道舍(何文辉)、柴舍(朱文刚)、马儿(徐司马)、金刚奴、也先、买驴、真童、泼儿、老儿、朱文逊、王驸马等二十几个义子,还抚养了李淑妃所生的懿文皇太子、秦王、晋王,妃所生的燕王、周王等。马皇后不论对自己亲生的女儿,还是对其他妃子生的子女,都非常疼爱,督促他们认真读书,涵养德性,恳切地对他们说:“汝父尊临万国,身致太平,亦由学以聚之。尔小子亦当思继继绳绳以不辱所生。”还说:“吾闻女史言,(汉)邓禹为将不妄杀人,故其女为后。吾家世忠厚,至吾父,虽无禹之功,然平生急于义,今日为后非偶然也。汝辈异日有人民社稷之寄,尤必积累忠厚,乃可长世,切不可自恃而不务德,谓事有偶然也。汝切识之!”孩子有时在穿用的衣服、器皿上互相攀比,她把他们叫到一起,开导说:“唐尧、虞舜茅茨土阶,夏禹、文王恶衣卑室。汝父俭朴,尤恶奢丽,日夜忧勤以治天下。汝辈无功,锦衣玉食,犹欲以服御相加,何志气不同如是乎?惟当尊师取友,讲论圣贤之学,开明心志,自无此气习也。”(《明太祖实录》卷一四七)

作者:陈梧桐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