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2017年6月1日,第二十七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期间,河南文艺出版社举办了“《命脉》新书发布暨《中国红旗渠》创作对谈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和《命脉》作者何弘、吴元成及《中国红旗渠》作者郑雄,就中国人的精神和担当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对话。
2017年5月31号至6月1号,在第二十七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河南文艺出版社举办了“《命脉》新书发布暨《中国红旗渠》创作对谈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著名评论家、河南文学院院长何弘;著名作家吴元成;河南文艺出版社社长陈杰;河南文艺出版社副总编郑雄等参加了对谈会。
《命脉》是一部全面反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大型报告文学,被列入了“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获河南省委宣传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该书通过史料性、现实性、文学性的完美结合,通过访谈实录和情景再现,全面展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艰巨和辉煌的建设历程。
《命脉》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何弘 吴元成
出版时间:2017年03月
《中国红旗渠》讲述20世纪60年代,一群食不果腹的北方汉子,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一锤一錾地削平一千多个山头,修成一千五百余公里的渠道,解决了几十万人的饮水和灌溉问题。此书追忆红旗渠,更是要追忆红旗渠人;描述红旗渠,更是在描述中国的一种精神。该书列入2017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并获河南省委宣传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中国红旗渠》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郑雄
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李炳银和《命脉》作者何弘、吴元成及《中国红旗渠》作者郑雄,就中国人的精神和担当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对话。
李炳银说,这两部书,都是围绕引水而展开,是深入采访而得来的很多口述实录文字,具有人物的情感命运及现场气息,是伴随着壮伟的引水工程书写历史,赞美伟大的创造精神,抒发对崇高品性行为的敬佩感情,具有开人眼界,动人心魄,给人催促激励等作用。
《命脉》作者何弘、吴元成及《中国红旗渠》作者郑雄,关于写作的过程和体会,和读者进行了倾情讲述。
何弘说,今天的北方,约一亿人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这是源于湖北河南两省人民半个多世纪的牺牲与奋斗,在工程建设中形成的南水北调精神,是特别重要的中国精神,我想把工程建设中的真实故事还原给大家,把这种精神展示出来,成为鼓舞我们民族前进的强大的动力,所以,我和元成一起从丹江到荆州、荆门一路走,又往北走到了北京天津,采访大量移民和大量的工程建设者,他们很多人从五十年代就开始参与,我看到了每一个参与者在半个世纪以来命运的变迁,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吴元成说,在采访中,我深深感受到,每一项大的工程,尤其是水利工程必然需要很多人为之付出,为之奉献,既有建设者的牺牲和奉献,又有移民的痛苦、挣扎和欢乐。老百姓是伟大的,参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者同样是伟大的,他们虽然承担了很多,但从他们身上看到是乐观和豁达,是对生命和美好的向往,值得敬畏。
郑雄说,《命脉》写的是现实,《红旗渠》写的是历史,两本书都指向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中国精神”,另一个是“时代书写”。采访中,我所看到的红旗渠更多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从历史来看现实,又从现实看历史,从红旗渠工程和红旗渠精神里面可让人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河南文艺出版社长陈杰介绍了这几本书的出版价值及意义,希望这些作品能够跨越时空,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发布会上,这些书的编著者与读者进行了互动及签售活动。
(本文编辑:斯乔)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