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和平的无形之手:资本主义、战争机器与国际关系理论

作者:[美] 帕特里克·J.麦克唐纳   2017年05月09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在过去一个世纪中,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当代争端经历了多个阶段在这场斗争中,台湾法理与事实的“主权”至少在三方之间变化着,即中国大陆、日本与中国台湾本身。在近三个世纪的中国统治之后,日本在1895年中日战争中击败了清王朝,从而确立了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在二战战败之后,1945年日本将台湾归还给中国。

《和平的无形之手:资本主义、战争机器与国际关系理论》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美] 帕特里克·J.麦克唐纳 著
译者:白云真 刘建伟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资本主义是否促成和平或战争的问题已成为数世纪以来哲学论断以及各种争论的主题,然而该问题并没有得到现代研究技术有力的检验。为此,《和平的无形之手》把统计分析、案例研究以及社会调查结合起来,考察了与资本主义有关的国内制度,即私人产权与竞争性市场结构是如何推动过去两个世纪国家间和平的。

本书利用大量历史证据阐明了这些观点广泛的适用性及其对重大历史事件新颖的解释能力,如19世纪末英美友好关系的出现,一战的爆发等。这些研究发现表明,与民主国家间和平相比,这种资本主义式和平在历史上似乎更具说服力,而且在后“9?11”世界当代美国对外政策应该推动经济自由化而不是民主。

帕特里克·J.麦克唐纳(Patrick J.McDonald),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政府系副教授。2002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政治科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布朗国际政治研究中心做了为期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白云真,中央财经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副主任,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博士,中央编译局政治经济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后。

刘建伟,中央财经大学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硕士、复旦大学法学博士。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重大课题,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等课题多项。

陈波,男,1971年生。1992年大学本科毕业,武汉大学经济学硕士、国防大学国防经济学博士,国防大学首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现任中央财经大学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国防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国防经济、国防管理与国防教育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担任《国防经济学》、《国防经济思想史》等专业课程的主讲任务。

精彩书摘两岸关系60年

在过去一个世纪中,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当代争端经历了多个阶段在这场斗争中,台湾法理与事实的“主权”至少在三方之间变化着,即中国大陆、日本与中国台湾本身。在近三个世纪的中国统治之后,日本在1895年中日战争中击败了清王朝,从而确立了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在二战战败之后,1945年日本将台湾归还给中国。在整个冷战期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内战以及美国在更大范围的反共产主义全球斗争改变着台湾的地位。

1949年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败走台湾而另立政府。此后中国内战仍未结束。国民党最初控制着中国大陆南方与西部领土。蒋介石把台湾视为对中国大陆采取军事行动的基地。1949年、195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下令攻打台湾,击败国民党的反抗。然而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有效地阻碍了该政治与军事目标。美国总统杜鲁门把台湾视为东亚重要的地缘战略基地,希望防止共产主义者进一步取得任何领土。他把第七舰队派到台湾海峡,阻挠毛泽东的任何攻打计划。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军事行动零星地持续到1979年,中国大陆基本上是炮轰台湾国民党政府仍然控制的金门与马祖。最严重的军事对抗发生在1954至1955年、1958年。

民主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根本的意识形态斗争引发了超级大国更大范围的对抗。这种对抗催生了冷战期间的美国对台政策。随着中苏关系的反复变化,美国对台湾的承诺也随之盛衰。在1950年阻止了毛泽东的攻击之后,1954年美国与台湾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该条约扩大了美国对台湾的军事承诺。这种保护台湾的责任包括1954至1955年危机期间核打击中国大陆的威胁。后来日益出现的中苏分裂使尼克松调整了美国对外政策,即从保护台湾的明确承诺到现在的模糊立场。尼克松认为密切的中美关系会增强美国相对于苏联的地位。他奠定了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合法政府的基础。美国卡特总统解除了与台湾的官方外交关系,从台湾撤走了美国所有军力,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然而美国并没有放弃所有对台湾安全的责任。卡特改善了与中国大陆的关系,然而他也继续对台军售,为其具体安全承担更多的责任。美国国会对政府放弃冷战重要同盟的做法非常不满,同政府进行商议而批准了《与台湾关系法》。该法案声称美国愿意看到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任何政治争端的和平解决,同时再次重申了对中国台湾的准承诺。

美国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改变了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邓小平实施外交攻势以统一台湾。他不再炮轰金门与马祖。邓小平也提出了“一国两制”框架,准许台湾在当地事务中的极大自主性。台湾最初对这些建议做出了回应,坚持其对中国大陆的传统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后来1987年消除戒严令以及启动民主化的准备使蒋介石继任者蒋经国放松了对中国大陆旅游以及在中国大陆直接投资的限制。

这种开放使旅游与商业急剧发展,而且推动意在达成某种解决办法的交流相对发展。中国大陆继续坚持“一国两制”,以其作为谈判底线指导着香港问题的中英谈判。蒋经国继任者李登辉最初似乎接受了这些初步性讨论。他的意愿受制于其在岛内的政治劣势。国民党中跟随蒋介石来台的人士并不信任生于台湾的李登辉。李登辉希望推进蒋经国开创的政治改革进程,寻求一种宽松的外部环境,以压制党内那些仍然寻求某种形式统一的派系。李登辉拒绝以武力实现统一,放弃了国民党对中国大陆的领土要求,确立了“国统纲领”,以保护台湾人在一个“民主中国”的利益。这些初步讨论至少产生了一个适度的突破,即“九二共识”。据此各方都承认“一个中国”,允许各自对“一个中国”的表述。这使台湾以文化与族群术语界定“一个中国”,然而中国大陆以政治术语界定“一个中国”。中国大陆拒绝李登辉的关键主张之一,即在任何外交交往中以平等身份对待“台湾政府”。中国大陆坚持把任何谈判界定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谈判。中国大陆担心任何正式或非正式的谈判传达出“台湾政府”的平等政治地位,消除其成为台湾“合法政府”的要求。

中国大陆担心因台湾宣布“独立”而失去台湾,这反映了许多国内与对外政策利益。台湾对中国大陆构成了一个政治安全威胁而不是一个直接的具体安全威胁。现在中国领导人维系着其统一台湾要求的合法性,将其视为政体稳定的关键所在。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大陆出现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更加使中国大众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因而任何“台独”行为都会被视为政策的巨大失败,这有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暴乱。此外,中国大陆也担心“台独”诉求的成功能够怂恿中国其他分裂主义运动,如西藏地区。

中国大陆更广泛的地区与全球利益使“台独”造成的国内风险更加复杂,包括中美关系。长期以来中国大陆坚持其与台湾的关系是国内问题,因此对美国的干预极为愤怒。因为台湾处于重要航道的中心,美国封锁台湾海峡及其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伤害的能力构成了一个重要国家安全威胁。这使中国把台湾置于更广泛的影响范围之内更为必要。近来台湾民主化稍微改变了中国大陆对美国干预的立场,并造成了新的制度性工具。“台独”的支持者以此把其偏好输入决策过程。中国大陆逐渐意识到美国干预能够影响台湾岛内的争论,有助于从舆论上挖极端主义政客的墙角。

由于台湾岛内重要的政策分歧,两岸关系显得尤为突出。国民党所领导的泛蓝联盟寻求利用在中国大陆的经济机会,同时保持台湾在其政治地位问题上和平达成一些妥协的能力。民进党所领导的泛绿联盟对中国大陆采取了更加对抗的政策。民进党认为,美国不会放弃台湾,否则会威胁到美国在整个亚洲一系列广泛的外部承诺。这种信念以及日益出现的台湾认同某种程度上使民进党设法增强台湾相对于中国大陆的自主性。民进党限制在中国大陆的投资,以减少台湾的经济依赖以及中国大陆在商界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民进党实施一系列宪政措施,以巩固台湾政治“独立”的法律主张,如全民投票、联合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成员国身份等国际行为。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模糊的战略政策加剧了中国大陆与台湾在一系列危机中的紧张关系,因而有极大的战争风险。美国承诺的不确定性也阻止了中国大陆的军事行动以及台湾的“独立”。因此,在过去10年的危机期间美国在双方之间来回摇摆。美国对任何一方的含蓄支持被视为试图单方面改变1979年以来的和平现状。

1995年李登辉访问康奈尔大学,引发了第一次危机。李登辉寻求以一系列对其他国家的高层访问改善其地位。他利用美国国会对台湾的支持向克林顿政府施加压力,以准许其康奈尔大学之行。美国对李登辉访问的准许再次印证了中国大陆的担忧,即李登辉最终寻求使台湾日趋走向“台独”。对此,1995年夏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一系列军事行动,此后就是台湾“总统大选”之前的1996年3月,克林顿政府以其军事展示进行干预,向该地区派遣了两艘航空母舰。3月23日中国大陆结束了军事演习。不久之后,这种紧张状态就缓和了。同一天李登辉当选,而且美国一艘航空母舰也抵达了。

1999年夏,李登辉再次挑战中国大陆对台湾的政治要求。他公开把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关系表述为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试图确立台湾“主权”的国际法基础。该声明引发了另一场短暂的冲突。中国大陆加强了在台湾海峡的军事行动。

在李登辉继任者陈水扁任期内,美国对台湾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政策。像李登辉一样,陈水扁寻求提升台湾的国际形象,特别是国际组织的成员国身份。他也寻求“修宪”,这引起了中国大陆的担忧,即陈水扁正在把台湾推向正式“台独”。2002年至2003年,这些努力被用来动员民进党的支持者,以参加2004年“总统”选举。传统上民进党内年长者支持“台独”。这些挑衅导致了2003年12月美国总统小布什在与中国总理温家宝共同参加的记者招待会上向陈水扁发出严厉警告。小布什再次重申了美国信守一个中国政策的承诺,并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行为。他继续指出:“台湾领导人的言行表明他可能会单方面地改变现状。这是我们所反对的。”2006年春,当陈水扁违背了其2000年就职承诺而废除“国统会”时,美国仍然强烈地批评陈水扁。该决策机构成立于1990年,用来监督两岸谈判。它某种程度上象征着早期的合作努力,以控制双方的紧张关系。美国总统小布什的这些公开批评打消了中国大陆的疑虑从而支持了该地区的稳定,即美国反对任何意在“独立”的行动。美国的姿态也减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所面临的国内压力,特别是军方的压力。

近来美国的声明也使中华人民共和国表现出相对于台湾更多的克制、耐心以及信心。尽管学者们在中国对外政策重大转变的确切时间上存在着分歧,但是胡锦涛政府对陈水扁反复的挑衅保持克制。某种程度上,中国大陆意识到陈水扁及其强硬路线带给自己的政治好处,如2000年“‘台独’意味着战争”的声明或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这些威胁仅仅承认民进党联盟内顽固的“台独”对中国大陆真实意图的担忧。例如,中国仍然相对地从容,或让小布什政府谴责当时陈水扁的举动,如“国统会”的废除。此外,中国大陆也利用两岸之间日益发展的经济一体化向台湾政治光谱中的选民发出信号,即两岸紧张状态的缓和会创造重要的经济机会。这一系列影响台湾岛内政治斗争的机制增强了中国大陆的信心,即时间在中国大陆一边。241只要台湾岛内顽固的“台独分子”在政治上被边缘化,那么中国大陆可能会保护对台湾的主权。

作者:[美] 帕特里克·J.麦克唐纳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