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唐俊荣专栏】闲来无事翻阅藏书,发现文革后期和新时期初期某些颇有意思的出版现象,信手写下一点翻书笔记,回味那个并不久远的年代。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写于1944年,是为了纪念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胜利三百周年而写的。这篇文章先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从三月十九日至二十二日连载四天,国民党《中央日报》专门刊发社论予以抨击。
《甲申三百年祭》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郭沫若 著
出版时间:2014年03月
(一)
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写于1944年,是为了纪念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胜利三百周年而写的。这篇文章先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从三月十九日至二十二日连载四天,国民党《中央日报》专门刊发社论予以抨击。然而此文在延安引起了巨大反响,延安和各解放区纷纷将此文印成单行本,组织学习。毛主席在《学习和时局》一文中曾指出“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为鉴戒。”在毛主席的这个指示传达之后,在延安和各解放区,掀起了学习《甲申三百年祭》的高潮,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甲申三百年祭》是一本只有一个印张的小册子,如果去掉封面,就是一个“活页文选”。书中收录了《甲申三百年祭》和《关于李岩》两篇文章。此书1954年出版过一次,曾经在史学界掀起了关于农民运动的讨论,似乎属于郭沫若“翻案”系列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读者群众中影响不大。
1972年2月,人民出版社第二次再版了《甲申三百年祭》,当然是按照文革的套路,扉页排印了两个版的毛主席关于农民运动的语录。这次再版的背景却和1954年大不一样,纯粹是政治斗争的需要,当时正值批林批孔、评《水浒》的高潮,再次重提《甲申三百年祭》就不是防骄傲的问题,而是狠批投降派。
郭沫若十分重视这次的再版,他又一次作了一点小改。不过这本书的再版意图只在内部说过,没有过份张扬,发行量不大。
(二)
毛主席对于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一直是推崇备至的。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姚雪垠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
1962年9月,毛主席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发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号召。在这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严峻时刻,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一卷上下两册居然在1963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要知道,姚雪垠1960年才摘掉“右派”帽子啊!在该书上市的第一时间我买来连夜就读。尽管说姚对农民运动领袖形象带有“主题先行”的拔高。但是那么庞大的人物群像,多数写得有血有肉,很多场景和情节都使我满眼含泪,那时我还只有二十多岁吧!
《李自成》的第一卷到底是怎么出版的?当时的传说很多,颇为合理的说法是:背后定有高人支持。后来才知道这个因果关系要倒过来。《李自成》第一卷出版之后,姚雪垠将此书从武汉邮局寄给了毛主席。事情就那样神奇,想不到毛主席真收到了,而且还真看了,他高兴地觉得《李自成》是继《甲申三百年祭》之后的又一个好教材。
不久文革爆发了,《李自成》被打成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恰在这时毛主席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他对参加会议的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说: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一卷上册我已看过,写得不错,你赶快通知武汉市委,要对姚雪垠加以保护,让他把书写完。姚雪垠躲过了这一劫,以后又不断地遭遇干扰,毛主席又一次作过批示。遗憾的是姚雪垠1999年逝世时还是没把《李自成》写完,但是也不是网上说的那么简单:是由姚雪垠在病榻上口述,再由家属整理完成的。姚雪垠的儿子姚海天在第五卷末了的“后记”里,对此事说得很清楚:姚雪垠一直耽心此书难以完成,所以早在1980年就对四、五卷开始口述录音,前后经过几年、两任助手的整理,终于在1999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齐五卷十二册。
现在回头再说1963年第一卷的出版,应该是完全出于中青社的胆识。此书第一卷的责任编辑江晓天不顾个人安危与得失,冒着政治风险,与“右派”保持非同寻常的亲密关系,通力合作,使第一卷得以出版,才会出现以后的种种机遇。这种艰难困苦是现在的读者难以理解的。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