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解锁“共读”的密码:找寻两代人的心灵共鸣

作者:李昕宇 写;司淑娴 采   2017年02月21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会孩子阅读,是爸爸妈妈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共读,我们的亲子时光》是一个书香家庭16年来最美丽最温馨的共读历程,记录了女儿读书,妈妈卖书,母女共同写书的故事,浓缩了母亲易春花和女儿彭丹妮十六年间互相陪伴、共同成长的阅读印记。现在,她们将十六年来累积的读书心经呈献出来,与众多家长、老师和孩子一同探索阅读与陪伴的奥义。

《共读,我们的亲子时光》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彭丹妮,易春花

《共读,我们的亲子时光》是国内第一本亲子互动读书笔记,浓缩了母亲易春花和女儿彭丹妮十六年间互相陪伴、共同成长的阅读印记。之所以选择用“共读”一词来命名,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吴双英是这样解读的:“两代人共读经典,共享美好时光这样一种生活场景,呼应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引领家庭阅读,倡导良好家风。”父母的陪伴是孩子童年最温馨的记忆,曾经一起分享过的那些亲人的故事,对故乡的向往和祖国千年的历史沉淀,都被珍藏在时光胶片中变成母女之间共同的精神基因。渐渐地,这种阅读体验交流成为母亲和女儿独特的情感沟通方式。现在,她们将十六年来累积的读书心经呈献出来,与众多家长、老师和孩子一同探索阅读与陪伴的奥义。


讲好家的故事,让阅读渗透进生活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培根教育。”若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家长应端正心态,做一个正确的示范,易春花本人阅读习惯改变的转折点在高一,当时她站在南岳大殿里的关公面前却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对她产生很大刺激,回家后便开始恶补知识,由此爱上阅读。后来由于职业的关系,阅读量渐渐增大,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她认为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应该越早越好,基本上从胎教开始,她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共读,我们的亲子时光》是一本女儿丹妮从一岁到十六岁阅读成长过程的笔记,8岁之前是妈妈的一些记录,8岁以后就是母女二人读书笔记的互动。

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易春花给出三点答案。第一,在家庭里面,当孩子还不太识字时,营造一种家庭氛围的仪式感。例如,爸爸在书房里读书写字的时候是不能被打扰的,女儿看到奶奶为爸爸的作品骄傲,而对爸爸的职业产生憧憬,或者规定在书店里不能讲话等诸如此类的仪式感,让孩子觉得读书是很神气且厉害的一件事;第二,将阅读生活化。易春花说女儿小时候喜欢在家里没人时,一个人在书房里面拿书做游戏、搭积木,逐渐让孩子和书亲近起来,一点一点见证孩子学会翻书,学会认字,学会自己读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意识到阅读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第三,爸爸妈妈要喜欢读书,以身作则。

随着女儿丹妮爱上阅读,逐渐养成阅读习惯,文笔也变得愈加流畅,这是易春花意料之外的收获,“我从来没有培训过孩子怎么写作,我觉得写作是一种灵性或者自由的绽放,可能是大量的阅读导致的。”如果按现在的标准来衡量,女儿在学校里并不属于学霸类型,而且女儿也没有感觉到自己在写作方面的禀赋,很多易春花觉得很好的文字,女儿反而不觉得好,“所以我觉得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立的一些特性。”此外,易春花还在工作之余收集了许多名家给女儿丹妮的签名书,“我喜欢带着她去听讲座,讲座以后,她见了这个作家,感到很亲切,再读他的书就很容易,”这也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大师名家对孩子成长发展的影响。

从小家到大家,易春花和女儿丹妮在书中将家人、家乡和家国的故事娓娓道来,“书籍是人类浩瀚的精神故乡,家乡是精神故乡里最动人的篇章。”提起家乡,不能不说方言,易春花相信,方言是最不应该被遗忘的,它是普通话之外的另一种母语。因为工作的关系,女儿丹妮9岁前一直是奶奶帮忙照看,自然跟奶奶学会家乡永州的土话。在学校讲普通话,回家对奶奶说方言,无形中让女儿多掌握一种语言,也是提高语言学习能力的一种方式,未来无论走到世界上哪个角落,都可以通过方言找到家乡人,岂不乐哉?“山水诗歌,人文风情,美食美景,无不在孩子童年的身影中打下家乡精神的胎记,”一个人对乡愁的回忆包含很多元素,家乡的地理、文化和家中妈妈做的菜,方言是语言的血脉,带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易春花说,“孩子一定要懂得方言,就像祖籍户口一样,不能够剥夺孩子学方言的权利。”

创作动力来源于母亲的责任感和职业本能

“妈妈”的身份是易春花决定出书的内动力,就像教孩子吃饭一样,妈妈教给孩子阅读的能力,是身为妈妈的责任。其次,作为书店的职业经理人,易春花认识到家庭和校园都是青少年阅读推广的主阵地,两者配合决定着孩子的阅读对象和阅读方式。书店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如湖南省新华书店长沙分公司策划的长沙未成年人书架工程“书香长沙”,由此想到把自身的实践与大家分享,再通过新华书店推广到学校和全社会,起到一种带头作用。

由于常年从事阅读推广工作,她骄傲地说:“经常在书堆里面,教妈妈怎么选书,怎么推荐书,我还是有一些招数的。”以她的经验来看,家长通常最关心三个问题:怎么让孩子有兴趣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共读,我们的亲子时光》书中列出的个性化书单大概有239种,对于家长进行亲子共读有一定借鉴意义,告诉家长什么时候让孩子读经典,读什么,怎么读。在本书的后半部分,读书有时、读书有乐、读书有舍、读书有方、读书有法和买书有招等篇章中,分享了自己和女儿的读书经,以及独创的读书和买书的技巧方法。

在培养女儿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易春花积攒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大概2007年,女儿就开通了QQ空间,把妈妈给她讲的成语故事用自己的话写出来。而且我们约定玩游戏之前,必须要写给妈妈一篇文章。”于是QQ空间成为易春花和女儿的互动空间,记载了女儿从八岁开始,阅读、学习的点点滴滴。其中,易春花不仅记录了十六年来陪伴女儿的读书心得,还挑选一些女儿比较好的摘抄和习作发表在上面。孩子阅读的过程,就是人生观、价值观成长的过程,和认识自我的过程。所以书中的主题,比如遇见爱,遇见勇气,喜欢模仿,都是女儿成长的轨迹,借用朱永新先生的话,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

《共读,我们的亲子时光》面市后市场反馈良好,被央视二套第一时间好书推荐,主持人说:“这是母女秀恩爱境界最高的一本书,通过阅读这本书,把美好时光留下来。”书评人的推荐也络绎不绝,很多家长和老师非常感兴趣,一些学校还把它布置成寒假作业,这也是易春花职业生涯中一次“书香进校园”的见证。考虑到女儿进入高三,时间比较紧张,易春花表示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可以继续将自己和女儿的经历整理出书,改变更多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方式。“教会孩子阅读,是告诉他们阅读的习惯,未来一定要和阅读结缘,而且持久地当成一种习惯,一辈子都离不开读书。”她说,“这也是我身为一个阅读推广人的能力所在。”

共读,跨越亲子思想的代沟

正如本书序言中所写,共读是一根维系母女亲密关系的纽带。“孩子生下来,我们两人有血缘关系,但是自脐带剪断的那一刻起,她就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生命个体,如果想达到两个人精神世界的同步,那更多地需要通过阅读来传承或维系。”和女儿读一样的书,讨论某个话题,对某一结论产生共鸣,或有分歧或相互理解,一来一往中的亲子之情越发紧密地联系着彼此。易春花说女儿曾给她讲过一个故事,叫响遏行云,她觉得响遏行云很有意境,当时流行的龚琳娜演唱的那首神曲就可以用“响遏行云”来形容,于是就写了一篇响遏行云的散文,然后女儿在空间里面点评,让这样的互动成为一种常态,也算是母女间感情交流的一种方式。

易春花还讲述了该书的责任编辑吴岚冲与太太因《小王子》而结缘的故事,恋爱时两个人都非常喜欢小王子,也正是因为这个共同爱好,最后一起走入婚姻的殿堂。“如果和一个人读同一本书,就能通过这本书找到共同的心灵密码,或者有能够分享的秘密,”而父母与孩子之间,则会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叠加现代社会亲子间普遍缺少的精神交流。

好比两个独立的思想个体试图建立联系,需要找到连接彼此的媒介,在易春花看来,书就是她和女儿沟通和换位思考的载体,“她读什么书,回来跟我交流,我就变成了90后,同样她就知道我是60后。”出生在两个年代的人有着各自不同的所知所想,易春花说最近又反复看了六七遍《小王子》,觉得小王子对一枝玫瑰的爱是有几层含义的。首先,要舍得花时间,倡导妈妈要把和孩子阅读看作一件美好的事,“我觉得这是一种时间的守护,你要为他浇灌,然后跟他阅读的时候,是对他的呵护,让他觉得很有安全感,”在陪伴和和呵护中渐渐增进感情联系;其次,陪伴的时候要有足够的耐心,意识到一种身为妈妈的责任,因为共读的过程中会慢慢发现,随时间推移孩子思想的变化与成长。“丹妮初一、初二时读寄宿学校,就像她自己写的‘春风十里乱读书’,读郭敬明,读校园小说,成绩一落千丈,”虽然不能面对面,时时刻刻关注女儿的动向,但母女的交流并未因此而阻隔,妈妈适时的干预又让女儿重新回到轨道上。“所以要有耐心,要有责任,让孩子知道重要的东西是看得到的,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灵。通过这样,我们之间确实也达到了一种母女的精神上的共鸣。”

但不管怎样,家长毕竟只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领路人,“长大以后,她会有她的世界,我们的世界也许只能够重叠一部分,”在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等到上大学或未来独立生活时,自然就知道自己要读些什么样的书,人文社科或是世界名著,慢慢学着给自己开书单,毋庸置疑这段历程对孩子是有益无害的,到那时孩子也许会带着妈妈的印记,踩着妈妈的肩膀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或者站在妈妈的平行线上,形成自己独立的审美。

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易春花对丹妮的未来发展也有过些许纠结。女儿曾梦想当一名医生,现在的目标大概是当一名律师或者法官。与丹妮同龄的年轻一代,在物质生活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如何寻找精神世界的自我,找到人生梦想的一种动力,是很重要的。”不同于父母的成长背景,为了脱离贫困而奋斗一生,单纯地追求知识改变命运,如今的孩子们可能不需要过多地思考怎样活下去,“但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必须深深地思考,”秉承家国精神血脉的同时,也殷切地希望孩子在阅读中找到真正的梦想。

(本文编辑 时间)

作者:李昕宇 写;司淑娴 采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