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未来互联网建设的主力军应该是内容生产供应机构——出版社应该成为互联网企业

作者:冯宏声   2017年03月03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我国学术出版数字化转型升级也逐渐进入发展新时期。面对数字化再造出版并糅合传统出版的大环境,学术出版领域大数据建设和平台化建设日渐火热,数字化学术出版作为引领知识和传播学术的功能逐渐增强。在第七届中国学术出版年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副司长冯宏声就数字时代学术出版的发展战略和路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以下内容根据演讲速记整理而成。本文题目为编者加,演讲原题为“明确战略目标 统一思想认识——探索数字时代学术出版融合发展路径”。

时至今年,学术出版年会已经举办了七届,这一届的主题是数字时代学术出版的融合发展战略途径。我认为这次会议的主题符合中央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也符合国家发展大局,围绕这个主题的思考对当前出版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字出版要不断推陈出新,这次我想结合会议主题从不一样的角度谈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明确战略目标,打造世界级文献中心。我们要明确战略目标,认清学术出版数字化转型方向。去年年底一个会上,总局老领导邬书林同志提出:中国要抓住建设世界文献中心的历史机遇,把我国建设成为新的世界级文献中心。现在全球已经有很多世界级文献中心,这也应该成为我国学术出版的发展目标。我们可以发现一条历史发展规律,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世界经济中心、科技中心和文化中心都在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当一个国家成为经济中心的时候会促进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并且逐步成为科技和文化中心,科技文化中心获得沉淀和再传播,它的出入口应该在出版业,出版业生产成果的具体体现是文献。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实体,具备这样的条件和机会,希望我国出版业能抓住机会总结历史经验,努力让我国成为新的世界级文献中心。

其次,要统一认识。我们要认清数字时代的特征,我认为要从两个方面认识数字时代:一是从认识出版自身的角度。出版业到底是什么样的产业?出版是什么?我们一直强调出版业有鲜明的文化属性,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把出版业放在文化产业当中考虑;近年来,我们不断地推动出版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了出版是社会化的生产活动,出版业具有天生的生产属性;但是,我们通常会忽视掉出版业的信息属性。从信息视角来看出版,是文化和思想的表达,可以发现出版业在内容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各种具体成果其实都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级、不同阶段在呈现信息。我们希望借助信息技术实现量化复制,规模化传播,可以用更丰富的方式、形态去呈现信息,这也是出版业存在的基础。出版业和信息技术是密不可分的,信息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出版产业, 所以我们在“十三五”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提出,出版业要实现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两种属性的融合。

二是认识出版与互联网的关系的角度。最近互联网企业提出一种新的说法,互联网发展进入下半场。什么是互联网的上半场、下半场?打个比方,在互联网世界里,上半场我们修建了“城市”,修建了“街道”,下半场,城市要有居民来入住。互联网建设也到了居民入住期,互联网的居民就是信息和内容,所以下半场的竞争一定会集中到信息和内容本身。今天,互联网行业所做的很多工作正是出版史上曾经做过的,我们一直强调:未来出版业的主体应当是互联网企业,我们在座的出版社都应该成为互联网企业。所以我刚才和谢(寿光)社长开玩笑说,今天的出版年会,很有互联网企业的范儿,我们从表面形式到实质内容都要去学习互联网。其实,出版和互联网一样,一直在为社会公众的生活活动和外部产业的生产活动提供信息和数据,提供从数据到知识的不同层级的信息内容服务。

第三,准确把握“互联网+”的完整内涵。互联网领域声称,互联网正在消减信息不对称,其实传统出版单位一直在从事消减信息不对称的工作,不过,出版单位比互联网做得更深,更高级。出版单位不但消减不对称,而且直接供应信息。从去年到今年,我们在互联网世界里看到了很多现象,这些现象恰恰证明互联网企业在接触信息及生产、传播内容的时候不足以胜任这样的使命,他们只是消减信息不对称,减少信息传递环节,但是很难、也很少去甄别信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传统出版机构做的信息把关甄别工作,其实就是在帮助用户做出专业化选择。传统出版模式以生产为主导,出版机构占据信息垄断地位,生产什么图书、销售什么图书,读者就只好阅读什么图书。今天,我们要从生产者主导变为消费者主导,主要根据消费者需求、适当引导消费者需求,去提供信息和内容,满足消费需求,做用户的“信息内容选择代理人”。

对“互联网+”的完整解读应该是“技术+”和“内容+”的融合,出版业的融合发展要以“技术+”为基础实现“内容+”,“内容+”的最高级形态是“知识+”。

第四,全方位推进融合发展路径。融合是两种要素互相渗透,最后形成一种全新的形态,融合的结果一定是产生新的东西。中央文件一直在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谈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融合,不是要让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相加,而是传统出版和当下出版形态的融合,最后催生出崭新的出版形态。具体而言,全方位推进出版融合发展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要加快出版与技术的融合。出版和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干两枝同根生的两个事物,出版和信息技术产生的根基都是社会公众和外部产业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出版和互联网所存在的基础和目标是一致的。数字出版司这几年一直在推动传统出版单位的技术升级改造,从2014年开始我们就一直倡导,新时代我们更加需要轻技术,需要轻量级的、可以随时变化的、可以不断产生新的组合应用的技术。今年互联网领域最火爆的事情要数微信小程序,微信小程序就是轻技术发展思路的产物,当然,小程序还有更大的野心,未来如何尚不可知。未来真正的服务是让用户体会不到服务人员的存在。传统出版人在做内容供应的时候要去思考和学习互联网企业,当互联网在探索小程序的时候,出版业是否可以开发出小内容、小知识?小内容、小知识并不代表着生产垃圾产品,而是把有效的、有价值的知识做碎片化推送,但是,在供应方的后台和内部,要进行有组织、有结构的整合,只是在用户端,根据需求随取随用、随用随取。

要创新出版业内部的融合。出版业内部融合应该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产环节各生产要素的融合。未来,产业链的起点和产业链层次可能发生变化,生产要素融合需要重新构建产业链,再造生产流程。我注意到,今天的会议邀请了众筹网,众筹出版的出现是出版产业链变革的典型代表。众筹是什么?很多人在分析众筹的时候只是从表象上去看待它的经营模式和商业模式,没有深入理解众筹正在改造出版流程这一重大产业变革。众筹模式下,传统的“编-印-发”出版流程已经改变。在书籍开印之前,众筹网先做发行,通过预发行和预宣传,筹得一定数额的资金后,再去做编辑和印刷。由此可见,传统出版产业生产程序已经变化,生产要素也在不断充足,出版生产正在进行多项立体化整合,实现从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过渡。二是,消费需求的融合。消费需求融合是指让同一需求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角度、不同场景的需求及不同的个体在同一个场景下共性的需求进行融合,出版者要借助数字技术手段把消费需求封装整合成一个全新的产品,形式一个产品包或者入口,让用户和出版者发生关系。三是,内容呈现方式的融合,用图文声像等不同形态来呈现内容。要将传统出版的连续与非连续的方式融合,将书、报、刊整合起来,还要让书报刊出版和下游的影视、动漫、游戏等信息内容呈现传播形态进行融合。

要全面推动与外部产业的融合。出版业要加快借助技术改变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渗透进生活和生产活动。用“内容+生活”来满足社会公众的学习消遣需求和社交需求,用“内容+学术”融入到学术研究的各个方向,用“内容+生产”提供各种专业服务,提高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现实价值。出版业要走出出版的小天地,走进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要提高出版从业者的融合能力。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是抽象的,最终要具象到每一个从业者身上。在学术出版领域,要促进技术的融合、市场的融合,最基础的就是要发展和提高学术编辑的自身素质。编辑要不断修炼自己,提高融合发展的能力,跟上时代步伐,跟上用户需求。编辑要成为新时代的产品经理,做出更高标准的内容产品与更高质量的服务,要有基本的数字化生产能力,更要有策划能力,策划出产品线、服务线,而不是简单的文字编辑。

2015年,出版业的知识服务模式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拉开了国家级知识体系服务建设的序幕。总局要借助这样的试点工作,探索路径,推动传统专业出版单位转变为知识服务商,推动传统专业出版单位从单纯的文献供应逐渐实现知识供应。知识服务模式试点启动以来,有包括社科文献出版社在内的28家试点单位参与,新闻出版研究院则承担了总局部署的国家级知识资源服务中心筹建工作,开始搭建平台做技术储备和模式研究,希望未来以社科文献出版社为代表的试点单位能够和新闻出版研究院一起共同打造以出版业为主体的知识服务体系。

作为一家兼具开拓勇气和创新精神的专业学术出版机构,社科文献出版社在谢寿光社长的带领下很早就开始尝试数字出版,并且一直致力于探索专业学术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据我所知,目前我们已经有四条数字出版产品线,四条产品线组合形成数据库。我们已经进行了出版品牌资源、内容资源数字化尝试,数据库产品也建设得很有特色。我们的项目负责人表示2016年此项目销售收入已经达到1500万,这么优异的成绩在我国整个数字出版市场中都很鲜见,这说明数据库建设已经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成为我国出版单位特别是专业出版单位中学术出版数字化的标杆。

“十三五”的专项规划当中,数字出版司提出要继续深入推进、并最终在“十三五”实现出版业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升级。我们把这个任务写入规划后,相当于给自己立下军令状,完成这项任务的难度很大,因为我国的数字出版模式探索仍然困难重重,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实践。希望今天各位专家的发言能够对从业者有所启发,也希望社科文献出版社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为行业提供更多更好的范例。

(作者演讲标题:明确战略目标 统一思想认识——探索数字时代学术出版融合发展路径。本文整理:曹媛)

作者:冯宏声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