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南水北调精神教育文丛是郑州大学出版社近期校市共建的重大出版成果,更是新中国历史的见证。《我从淅川来》通过个人经历和见闻反映了南水北调移民的生活和情感;《南水魂》重点展现了南阳人民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渠首的感人事迹;《我的南水北调》记录了100名南水北调亲历、建设者及移民工程搬迁工作者口述南水北调建设和移民迁徙的历史。百道网直面丛书的三位作者,探讨这套丛书是如何立体全面地展现了这段历史的。
全淅林《我从淅川来》:用自传体写作南水北调是一种突破
《我从淅川来:一个丹江口水库老移民的自述》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全淅林
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百道网:在《我从淅川来》出版之前,您已经写了长篇报告文学《移民大柴湖》,您自己也是自幼离开家乡,迁到了大柴湖,是不是可以说南水北调移民为您提供了重要的创作素材和创作灵感?这两本书在思想内容上有什么承继关系?
全淅林:我本身就是南水北调的移民,亲身经历了搬迁移民的过程,我见证了移民为水让路、为水让地的艰辛历程。我认为,在丹江口历史上,乃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史上,丹江口大坝这七八十万移民都不能被遗忘,没有这些移民就不可能有丹江口水库,没有丹江口水库就不可能有南水北调的成功。因此,我在《移民大柴湖》中宏观记述了移民从搬迁到定居方方面面的变迁。现在,我想基于解剖个人的视角,以自传体的形式,再现移民的生活和情感。如果说《移民大柴湖》是粗线条的记叙,那么《我从淅川来》就是细腻的微观记叙。
百道网:《我从淅川来》从细节处着眼,用您的亲身经历串联起整个移民搬迁大事件,正是这种写法让移民从您的文字中找到了共鸣,也让人们从关注南水北调工程的宏观视角转向了关注工程背后的人文情感。从这种角度来创作叙述的过程中,您遇到了哪些挑战?
全淅林:首先,创作之初,我有点担忧,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下岗工人,从我的视角来写柴湖移民这么重大的事件,是否具有代表性,能否对社会产生影响力。有人直言,我写出来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我不这么认为。迎着争议和忧虑,我坚持把这本书写了出来。再者,写作的内容必然涉及一些家庭和个人的事情,也就是说,我要把这些隐私曝光在大众面前,这增加了我写作的压力。最后,我对移民的倾向性观点引发了激烈的争议。移民涉及到迁移者和迁入地的融合,如果说外来移民对迁入地是一件好事,那么本土居民会不高兴,本土居民认为移民强占资源,无法真正接纳外来移民,因此排斥外来移民;而外来移民因为无法融入当地环境、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对搬迁工作也颇有微词和抱怨。事实上,无论说移民融合是好还是不好,对本土居民和迁移者都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人们众说纷纭,争议不断,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突破。
百道网:《我从淅川来》从移民视角来看南水北调工程,确实给了我们很大的教育意义。您创作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呢?你想给读者传达什么信息呢?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的创作故事吗?
全淅林:起初,我没有准备出版这本书,我只是想写下来作为个人的一份回忆和一种精神慰藉,我想写下来告诉我的子孙后代们,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经历了些什么,我要让他们把移民精神继承和弘扬下去。没有想到,一位高校老师看到我的文章后,建议我将这些文章发布到网上。文章在网络上传播范围很广,河南省率先发现了我。南水北调精神教育基地的孙富国主任肯定了我的创作价值,他希望我能写出比较完整的书稿。我在他的启发下,对文章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他看后一直说好。郑州大学出版社的副社长骆玉安也十分认可这本书的价值,对书稿给予了肯定。书稿完成后,交由出版社全权负责运作事宜,没有让我操心。我非常感谢郑州大学出版社,感谢南水北调教育基地,也感谢南阳市领导,他们为了宣传丹江口水库移民精神付出了心血。上午,我在湖北省省直机关党员干部大柴湖教育基地给武汉来的60多名干部上课时,给他们介绍了大柴湖移民的历史,课上我们热切地进行问答互动,还给省直机关工委和党校校长赠送了这本书,后来,他们还想要书。每个人对这本书的看法可能不尽相同,但是这本书对移民精神的宣传作用基本达到了。
百道网:您认为移民精神是什么?
全淅林:移民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但是最根本的是“奉献”精神,国家需要土地,需要通渠,人民就得为此搬一搬挪一挪,如果没有奉献精神,没有牺牲精神,让走你不走,水库怎么修?大柴湖过去几十年一直是块贫穷落后的土地,移民迁入以后,才开始集中开发。经过移民开发后,大柴湖经济好转,政府还将大柴湖纳入省级乡镇进行重点建设,移民终于看到了曙光和希望。大柴湖移民为了顾全大局,为国家做出了牺牲,流下了眼泪。丹江口大坝建设早期,移民搬迁到大柴湖、青海,后来又返迁至大柴湖,饱经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之苦。这些人的苦难和牺牲不能被社会所遗忘,如今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向好,应该让大柴湖移民富裕起来。
百道网:您专注于移民精神的宣传,是为了后代能继承和弘扬这种伟大的精神,也是为了让移民、工程建设者、普通民众及政府都了解这段历史。
全淅林:是的。我现在基本靠笔杆子吃饭,但是我撰写这类文章不纯粹是为了物质收入。我目前的工作很多,我担任了《大柴湖报》的编辑,同时为推动教育基地的博物馆建设征集藏品。我一辈子非常穷,但是我的精神生活非常富有,做这些事情是我的爱好,我乐意为移民精神宣传做出贡献。这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我从淅川来》出版以后,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大柴湖,也理解了移民,更重要的是,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正在影响国家政策。
李克实《南水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是南阳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件大事
《南水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建设纪实》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克实
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百道网:据了解,您原本专注于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为什么会转向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题材呢?
李克实:我在工作中搜集了大量的南阳地方素材,接触南水北调以后,我发现南阳人民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南阳人民的精神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事迹都非常感人。我觉得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是南阳历史上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惊天动地的大事。无论是在中国经济建设史,还是在中国社会建设史上,它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只能挤出时间写这本书,前前后后大概用了七八年的时间才正式完成。
百道网:对您而言,要将《南水魂》中这么丰富的故事和人物展现出来,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李克实:最大的困难在于事实的考据和资料的搜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大量事实资料轶散短缺。要把整个历史事件及历史发展的过程、脉络都梳理清楚必须以大量的事实资料为依托。南阳渠首建设堪比红旗渠工程,可是工程建设几十年了宣传始终不得力,而红旗渠建设事迹却广为周知,渠首资料短缺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起初,因为南水北调没有正式通水,人们就把南阳渠首建设宣传放下了。几十年后,人事的变迁及行政区域变化等等原因,让南阳渠首事迹逐渐被淡忘。现在,南阳地区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南水北调这件大事。为了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完整地呈现南水北调的故事,我进行了实地调查。比如我在写作书稿前半部分时,连渠首的行政归属及方位朝向都不知道,渠首归谁管,是坐南还是朝北,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至少去了渠首15次。我一一采访了渠首建设的主要当事人、工程建设者、参与者等近100人,了解渠首的主要事迹,然后才能将故事串联起来。历史不能说假话,在写作《南水魂》的过程中,我本着严谨的写作态度,不容许有一丁点弄虚作假。我相信,只要将历史事实原原本本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就足以感动大家,足以传情传世。
其二,实地采访工作强度大,文字整合难度高。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有国家实力保证,但是在当时极度落后的技术环境下,要完成这项工程并不容易。当地干部群众群策群力,发明和采用了许多有效的土办法。这些土办法实用性强,许多人到渠首学习这些技能方法,如海河治理工程实施时,人们就采用了渠首的拉土办法。这些技术没有明文记载,必须亲自访问当年的老专家、老学者及参与者,才能将踏板飞车、飞车运土等等技术工具和方法描述清楚。听闻了他们讲述的基本信息之后,我再用简洁、鲜明、有感染力的文字将原技术完整的还原于书页上,这本身就不太容易做到。
百道网:南水北调精神教育基地将您的这本书作为了基地教材,在您创作之初想到了吗?
李克实:南水北调精神教育基地作为河南省六大党员干部教育基地之一,受到了河南省、南阳市及淅川县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精神教育基地主任、淅川地方领导孙富国先生,他主要负责基地课程及教材的规划和设计。那时,我撰写这份书稿已经有很长时间,而且接待和采访了很多渠首建设的老一辈领导同志及参与者,获得了大量的照片及其他资料信息。孙富国先生与我相识,他知道我在做这些工作以后,找到我,希望我将这份书稿作为南水北调精神教育基地的教材出版。于是,他联系上郑州大学及郑州大学出版社,开始负责这本书的运作。
丹江
赵川《我的南水北调》:给42万移民同胞的一点慰藉
《我的南水北调:百名人物口述实录》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赵川
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百道网:您在写作《我的南水北调》这本书时采访了数百人,人们称您是“移民记者”“赵淅川”,是什么力量让您坚持跑遍河南、青海、湖北三地进行移民采访呢?
赵川:一是转换视角,多角度记叙南水北调。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多数人更关注这项工程建设的宏观成效,我想从移民视角再现南水北调的人文风貌。中国人安土重迁,人们即使会向往外面的世界,也不情愿舍弃自己的根,更何况是这种被动的非自愿的移民。我要展现征地移民艰苦卓绝的过程及移民与移民干部之间的博弈。二是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兴趣。从策划的角度来看,人们喜欢阅读南水北调的细节经历。这些内容的故事性、戏剧性引起了读者浓厚的兴趣。三是配合南水北调精神教育基地宣传。南水北调从设想到变成现实,离不开42万移民的无私奉献。这本书作为南水北调精神教育基地的学员读本,就是为了让人们学习这种无私奉献、为国担当、忠诚大爱的精神。
百道网:从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您的采访对象年龄跨度非常大,无形中增加了您写作采访的难度。
赵川:是的。我的采访对象上至“国调办”主任、部长,下至青海、湖北普通移民,人物众多,有七八十岁的青海老移民,也有一二十岁的小一辈移民。受访者十分广泛,从1959年搬迁青海的移民到现在仍在迁移的新移民,从老移民、移民干部到迁入地的百姓、迁入地干部,从征迁干部到工程建设者、工程设计者、参与者等等都有涉及。事实上,这本书的时间跨度也很大。自1952年毛泽东提出南水北调的伟大构想至今已经60多年了,水库移民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现在,我还会继续采访,到每年图书再版时,我会结合先前采访资料及新采访素材,对书的内容进行更新,每年再版至少需要更新10%至20%的内容。
百道网:采访对象众多,您不能全部写入书中,创作时您是如何筛选的呢?
赵川:一是根据新闻价值标准合并有共性的同类故事,筛选出一部分富有代表性的故事;二是根据南水北调精神教育基地的要求进行筛选。此外,还会根据南水北调精神教育基地要求指定采访八九个访问对象,临时替换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我建议再版时由我对这些人亲自采访,以求完美。
百道网:您采访和创作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赵川:采访技巧、采访强度和应变能力对我而言都不是问题,最大的挑战是采访中心里承受的巨大压力。采访时,他们把我当成了倾诉对象,毫无掩饰地在我面前涕泗横流。征地移民时间紧任务重,青壮年们舍己为国拼命建设,有养家糊口的压力,也有工程建设的压力,甚至有十七、八人在建设中付出了生命,这段壮烈的经历一直压抑在他们心头。当他们听到有媒体记者想要了解这段故事时不禁悲从中来,他们把我当作情感的垃圾桶,一下子将所有压力和怨念都宣泄其中,而我则更像是一位心理医生,给了他们释放自己的机会。他们的真情流露对我而言是一种无法承受之重,几百个人拿着餐巾纸站在我面前哭诉,让我感同身受,也让我承载起他们的痛苦。那段时间,我的内心无比沉重,经常彻夜难眠地在脑中回放他们哭诉的画面,边写边哭。
百道网:移民故事非常感人,是您给了我们机会,让我们能倾听移民的心声。
赵川:这大概就是我写作的意义吧。2014年南水北调工程通水时,我和湖北、河南的200名建设者到北京见证了这一刻。我们看着那一汪清水,回忆起过去的酸甜苦辣,回忆起颠沛流离中的一个个不眠之夜,眼前自己亲手修建的水渠拔地而起,一路流向北京,那一刻千头万绪无以言表。很多人都是热泪盈眶的,一位老移民尝尝水说还是老家的味道;一位工程建设者说,水流到这,过去吃的苦,遭的罪值了。那个时候,我到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做了一百多场报告,其中北京就去了五趟,每场报告中,场下的听众都抹着泪从头哭到尾。在郑州大学出版社编辑校对时,编辑们也是看得直掉泪。一般人无法理解这种复杂的情感,我能用我的笔呈现给所有人一个完整的南水北调移民故事,也算是给这42万移民同胞的一点慰藉。
(本文编辑:水英。本文图片由郑州大学出版社提供)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