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相集:影像札记及其他》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秦颖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貌相集》的书名就泄露出影像的干系,所以我的阅读初心,原是直奔图片的。秦颖兄是我结识的文友中做人像摄影积年的老枪,这么说自然取法于摄影镜头的俗称。他在《随笔》杂志上的文人影像作品,早有瞻仰。从本书的《跋》知道,秦颖自幼受严父督导,颇得全面发展,尤其是绘画的学习,想来于他浸淫影像,大有裨益。而慈母撙节家用为他的心头好提供资金支持——凤凰205,一台时代气息浓郁的相机,作他的“第一枪”,足见他的资深。
秦颖父母
也是机缘巧合,许多年前和他第一次见面时,也曾被他收入镜头中。那时还是胶片时代,拍完后秦颖说我有点紧张,那大约是初次见面的缘故吧,当然镜头前的放松和生人谋面时的放松一样,属于一种性格上的资质,除了年少不谙世事之时,似乎不放松才是我在镜头前的常态。于是我不免对这次的入镜,存了点小小的凄惶。不久照片寄来,却出乎我的逆料,应该是我在镜头前最上相的呈现了。
舒斯特说,编辑不仅仅是一个充实人生的职业,编辑本身也是一种人文教育,你因此有机会和当代最有创造力的一群人认识,结交作家、教育家以及各种各样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你等于在修一门你愿意付费的终身学习课程,不同的是,你修课的时候不但领薪水,而且还可以在知识和心灵上得到充实和满足。
话说的真好,惭愧的说,进入出版业时抱此意愿的人不止舒斯特一人,我便不能免俗,但这样富有励志色系的话,大约只有由舒斯特这个量级的人来说才更具信服力,毕竟,他和西蒙先生创立的出版社早已赢得了国际性的声誉。秦颖入本业积年,履历中的出版机构也都是国内业界的翘楚,后来他主政《随笔》杂志,亦口碑累累,因而所谓“和当代最有创造力的一群人认识,结交作家、教育家以及各种各样具有影响力的人物”的机会,于他更是丰富,不愧阅人多矣。他是用心的人,由他来用影像呈示出的貌相,当然令人期待:毕竟,书中展示的大多是文人中的闻人,影像中呈示出的瞬间,会有其文字所不能披露出的性情。俗话中虽有人不可貌相的教诲,但其中所谓不可,正泄露出人其实可以起码部分可以貌相的天机。看相足以成为一种职业,其中虽然并非仅仅依托五官的布局,必然有人生阅历锤炼出的察言观色和世故修辞,但由貌相入手,却足以观测人之风度气质乃至秉性,也绝非虚妄之论。
朱正先生
展读之下,果然有收获,收获又的确首先来自影像。书中涉及的闻人,就我而言,大多徒闻其名,除了李学勤先生,似乎都未曾亲见其人,这自然是我的孤陋,但也惟此更可着意于揣摩其影像之内和貌相之外。感觉最生动的是王元化先生那张,王先生是我心目中钦敬的前辈,照片捕捉的瞬间,令王先生思想者的睿智更有张力。朱正先生那张也相当出彩,书中提到,钟叔河先生对此曾说,我不懂摄影,这里的大部分人我都不熟,无法评价,但我觉得朱正这一张拍得好,把他拍活了。他经历的磨难常人难以想象,这张照片表现出了他为什么能走过来的性格特点(页23)。钟先生也是令人尊敬的业界前辈,以他对朱正先生的了解做出的点评,可以作“传神”理解。只是钟先生自律,不熟的人便无法评价,仿此立论,如我之孤陋,只好打住。好在他山尚有玉石,不妨罗列,譬如冯骥才那张,书中提及曾得到侯艺兵的夸赞,并说比侯本人拍的更好,当然也是秦颖本人不多几张特别满意的之一。另外张鸣那张,似乎不止一处采用,秦颖自称“拍出了他的帅气,拍出了他的特点”(页90),想来亦当在特别满意之列吧。而严秀那张,秦颖明确是他的得意之作:它在极浅的景深里定格了老先生的神态,充满画面的脸满是沧桑,双唇紧闭,铜铃般的双眼,直视镜头,炯炯有神,好奇、执着、较真儿还带有些许天真(页67)。而宗璞那张,她本人的评价是:照片真好,许多年都没有这样好的照片了(页137)。实在说,张思之、何兆武、何满子、陈乐民、陈丹青、周有光、姜德明、流沙河、贾植芳、耿庸、黄裳、缪哲、薛忆沩诸张,也都颇有类似的风采。而作者提及书中却没有收入的,遗憾之余也留下悬悬念想,譬如翟永明那篇中,“直视镜头的一张特别好”(页223),“其中一个组合三美图:翟永明、洁尘、钟洁玲的合影,颇有些意思”(页225)。由此想到秦颖提到的摄影师和被摄者永远的矛盾:通常被摄者总是希望光彩亮丽的一面,而摄影师却看重自己对人物的理解(页241)。或许两造之外,也还有第三者譬如旁观者乃至编辑也者的取舍吧。
王元化先生
钟叔河先生
严秀先生
缪哲
书名中“影像”之后还有“札记”,在作者而言,自然有用文字补充影像的意图,也即《序》中所谓“互相发挥”。用句流行的表述,该是有图有真相。也许是抱了直奔图片的初心,所以于“札记”,真的是当“说明书”去看的,然而去看的结果,则是又有一番收获。其实仔细想来,既然是“和当代最有创造力的一群人认识,结交作家、教育家以及各种各样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影像之外的故事,当然也会是有看头乃至颇足观的。秦颖文字的好处在于,他不仅仅是“说明书”模样的交待影像发生的来龙去脉,而是基于这些“最有创造力”“具有影响力”的文人中的闻人各具个人色彩的背景,他们的身世,他们的思想,他们的音容声口,从容道来。虽然他自谦“这只是我的视角、我的看法,而非全面深入地研究和展示”,但所谓“全面深入”,不论研究还是展示,大都难免宏大叙事的味道,那也许是学术范式导致的,但就阅读者尤其未必是学术模样的阅读者而言,个人的视角和看法,也才更其具象,更富于区别性特征。况且,即便是学术的研究,具体到某人某书,说到底,也终究应当是“个人的”,这也才是学术的活力所在,否则都是一个腔调,也便不成其为学术了。
譬如牛汉先生那篇,内中说到牛汉讲的故事:抗战时他和父亲离开家乡躲藏,临走时祖母将“祖传的”狗皮褥子给了他,那是患有严重风湿病的祖母冬春秋三季都离不开的宝物。不想这一走竟是生死别离,那条褥子在他冬天黄河落水后的高烧中还救了他的命,后来多少个日夜,他靠这床褥子度过了漫漫长夜。这个令人眼睛湿润的故事吸引了秦颖,他后来努力想从牛汉的文字陈述中找到这个片段,却始终未能如愿。后来终于从一本自述中找到,却又不尽相同,甚至狗皮褥子究竟祖传还是家里老死的那条狗的,也不确然。这其间的出入,虽然不大,却令秦颖不肯释怀。当然,他还是从牛汉关于童年散文的写作体会中找到了答案:我的童年的散文的形式,回忆固然很重要,如果没有创造,而且是诗意的创造,我肯定写不出童年的生命。回忆只能提供一些模糊的背景,而我的童年世界是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地敞亮和拓展出来的(页14)。而秦颖也道出了他如此不惮烦求证的心思:我还是喜欢他讲给我听的那个。
牛汉先生
平心而论,即便是文学语言意义上的口头形式,也和书面语有着不可忽略的差异,何况是纯粹的口头讲述。不过牛汉先生答案所涉及的,似乎更不妨理解为是修辞意义上的不同取舍,而未必仅仅在于记忆的出入,所谓创造尤其是童年记忆的创造,也许诗意的出发更会成为写作者的首选吧,尽管活生生的讲述其实最为动听。
书中论及一些作者相知相熟的师友和前辈,字里行间则多有真情流动,自然有些篇幅就相应略长,譬如朱正、钟叔河、杨宪益、舒芜、苏福忠、缪哲等诸篇。我以为,其中写师当推朱正、钟叔河二篇,写友当推缪哲一篇。全书虽依姓氏笔画排列,而此三篇却约略坐落于前中后,似乎暗含布局的机巧。诸篇中还有引人发噱的桥段,譬如钟叔河朱正两先生买豆腐脑的故事(页27),尽管文末附记考证此乃钟先生与另一位友人买猪血事件的误记。而何兆武先生一篇,就我个人而言,尤其有心得。何先生妙人妙语,令人读之不禁抚掌,也让人庆幸,智慧还有它诱人的光辉。篇中还涉及一些时代事件的案底,颇为引人。譬如“文革”中给何先生带来现行反革命分子罪名的《西方哲学史》,原来竟是毛泽东主席交代翻译的。因为五十年代初,罗素和爱因斯坦发起了一个世界和平运动,运动的主题是反美帝国主义霸权。毛泽东很欣赏,便和周恩来联名发了一份电报,邀请罗素访问中国。罗素欣然同意。但临上飞机前还是取消了。因为罗素当时已经九十七岁,不可能完成访问的任务。他送给毛泽东一套《西方哲学史》。于是才有了本书的译事,上面将此派给了何先生。至于为何只译了一卷,答案也是非常富有何氏风采的表达:太费劲了,第二卷、第三卷就推掉了(页99)。
书中大部分文字,包括与上述闻人的交流交往,以及编辑身位冷暖自知的体味,的确可以看作是做编辑的一种“札记”,当然是认真做编辑的人的认真札记。毛泽东主席曾有“怕就怕认真”的名言,我想,之所以说“怕”,正惟其在更大多数人的不肯和不能。譬如其中张鸣一篇,篇幅所限,不便展开,总之其中颇有些甘苦,亦不妨是做编辑人的心路历程。当然也不乏智慧,譬如朱正先生所谓主编或策划署二人名“可以互相推诿,以搪塞想挤入的熟人”(页28)。虽然秦颖自谦这是提携后学的理由,却也不妨是足以收入囊中的案头招数。秦颖还有“非札记”的“出位”手段,譬如他用小说人物出场的手法写初见翟永明的印象,琐琐细细,颇有些张爱玲的笔调(页223)。而写声气相投的缪哲,点染形神,大可作小传——当然是小品文意义上的——来看。他是有心人,与作者的通信都有意留存,晤面也会有记录,这正是做大事人的好习惯,而这些留存和记录,也决不仅是写文章的鲜活素材。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