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一直以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传播党的优良传统为宗旨的中央文献出版社迎来了25周年庆典。
回顾25年来取得的成绩,展望转企改制后的市场前景,中央文献出版社社长刘敏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表现出了十足的信心,并向记者介绍了这家特色鲜明出版社的独特之处——“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党的文献工作服务,走专业化精品化市场化之路”。
突出特色牢记责任
“围绕领袖题材这个核心,陆续出版高层次、高品位、理论性史料性强的图书,是出版社一大突出特色。”回忆25年来走过的道路,刘敏如是说。
建社25年来,中央文献社先后出版发行了大量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专题文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传记、年谱、画册和思想生平研究著作,以及中共党史、地方史志、年鉴和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图书。其中,许多精品图书和音像电子出版物,先后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和“五个一工程”奖,有不少项目得到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这些图书经受住了市场和读者的检验,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这是我们的独特优势。”刘敏说,文献版图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史料的权威性、评述的客观性和较强的可读性。
据介绍,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主要是中央文献研究室的编研成果,而中央文献研究室承担的编研项目大都是经中央批准立项、或经中央有关部门审定的。“这就决定了这些图书的权威性、重要性。”刘敏认为,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紧紧依靠中央文献研究室,竭尽全力高质量地编辑、出版和发行好这些重点图书,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就是文献出版人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出版社的立社之基和建社之本。
发挥资政育人作用
谈起出版社出版的一些特色图书,刘敏如数家珍。刘敏认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充分发挥了资政育人的作用。所谓资政,就是通过这些图书,给党和政府决策作参考;所谓育人,就是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了解党的历史和理论,学习和了解党的现实政策提供基础的文本。
比如,《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26册)、《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7册)等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选编的出版,对于全党全国人民学习和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对于了解和研究新中国的发展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刘敏说,出版社还出版了大批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专题文集,如《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毛泽东外交文选》、《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3册)、《周恩来外交文选》、《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7册)、《刘少奇论党的建设》、《朱德诗词集》、《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1987年2月~7月)》、《邓小平军事文集》、《陈云文集》等重要专题性文集。党的十五大以后,出版社陆续出版了江泽民同志《论科学技术》、《论“三个代表”》、《论党的建设》等重要著作,对全党全国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的十七大以后,为了让大家及时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出版社积极行动,出版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等,这些图书作为全党政治理论学习的必读教材,对全党全国人民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领袖传记独占鳌头
“因其权威性,出版社的图书深受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史党建工作者、社科界、教育界、研究者的青睐和喜爱,而且许多重要文献和领袖传记,是为读者、研究者作为范本、甚至是工具书所阅读所引用所参考的。”刘敏记得,出版社成立的第二年,就精心推出了我国第一本大型综合性领袖人物画册——《邓小平》。该画册不仅销售数十万册,而且先后被译成英、法、德、日等多种文字,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随后社里又连续发力,先后出版了集资料翔实性与图文可读性于一体的大批老一辈革命家的传记、年谱、画册、画传等思想生平类图书。
“《毛泽东传(1893~1949)》、《毛泽东传(1949~1976)》分别于1996年、2003年出版,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对客观公正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绩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并且常销不衰,至今还是我社传记类图书中的当家品种。”说起这些图书,刘敏心里充满了自豪。《历史的真实》、《周恩来与他的世纪》、《我的父亲邓小平》、《杨尚昆回忆录》、《习仲勋传(上)》、《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等可读性较强的通俗图书也受到广泛好评。《毛泽东年谱(1893~1949)》、《毛泽东思想年编》、《周恩来年谱》、《邓小平年谱》、《邓小平思想年编》、《江泽民思想年编》等年谱、年编类图书,更是为广大党史党建工作者、研究者、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最为翔实、权威的基础性资料,对推动党史党建工作研究的深入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2010年,出版社由事业单位转变为实行全员聘用、全员纳入社保的文化企业。全社职工完成了由事业单位干部身份向企业职工身份的彻底转变。“目前,出版社的转企改制工作进入了体制机制的实质性转变过程中,出版社将在坚持根本宗旨和公益性方向不变,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和建立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又适应中央文献研究室业务工作特点的体制和机制,突出特色和优势,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充分激发内部活力,走专业化、精品化、市场化的发展之路,努力把出版社办成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党的文献工作服务的牢固阵地。”刘敏说。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