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2011阅读报告:西门媚---抓到书就读的一年

作者:西门媚(小说家)   2012年02月16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异乡记》,张爱玲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现在很多人爱谈“财务自由”,我没有财务自由,可我有读书自由。不再追逐热点去读书,不用因为工作去读书。可以不读新书,不读畅销书,不读人人谈论的书。只因为爱好和兴趣,因为想知道,自己选择自己想读的书。可能是旧书,老书,重读的书。我珍视这个“读书自由”,对我来说,它是心灵的自由。

    拥有这样读书的自由,对于我来说,已经有十来年了。但今年“读书自由”的含义又增加了。以前求之不得的书,今年读到了。

    2010年,我读了《布拉格精神》之后,就更想找到《布拉格之春》来读。2011年初,终于在孔夫子网上买到了。这本1973年的“内部发行”书籍,在今天读来,仍让人觉得惊讶。它的译序充满了“文革式”的批判语言,但内文却忠实呈现作者泽曼,一个身历布拉格之春的作家的真实看法和经历,极权政府对知识分子的控制方法,以及知识分子的抵抗。书中的内容,仍能和我们今天的现实产生精确对照。

    很难想象,这本书在1973年的时候,国人读到会是什么感觉。也许对一部分人是启蒙,对另一部分人是了解如何加强管制。

    这本书的翻译也极好,语言准确生动。但翻译却没有个人署名,只有一个“上海市‘五七’干校六连翻译组”。这也让人浮想联翩,那是怎样的一群人呢?既有学识,又困于现实,他们翻译着这样“大逆不道”的文章,他们在想什么呢?

    2011年,我的阅读方式有了重大的改变,电子阅读真正进入了我的生活。以前的电子阅读基本上还是使用电脑,但眼睛在电脑页面上,基本是快速浏览的状态,只能读信息,不可能认真读书。到下半年,我买了K indle3,这完全改变了我的读书方式。

    用这个电子阅读器读书,眼睛的感觉,跟读纸书差别不大,手上的感觉也像拿着一本书。完全可以和阅读纸书一样,在沙发上,在床上,在公车上阅读。我的K 3里,随时存了十多本书,一本读累了,就换一本,随时调节,就像手边随时有个小书架。

    也因为这种阅读方式的改变,2011年末,我总结一年读过的书,大约有四十多本,比往年增加了十本左右。这其中还没算网上找来的一些散篇和选集,比如爱丽丝·门罗、库切、菲茨杰拉德等的短篇小说,胡安·鲁尔福、史蒂芬·金等的短篇小说集。

    但读电子书更重要的是,能读到一些国内没有出版的书,或者由于出版年代久远,买不到的书。

    我买了高尔泰的《寻找家园》(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6月版)纸本书之后,发现它与电子本相差太大。所以,最后我仍然选择读电子全本。

    高尔泰这本书极为精彩,记录了一个人一生的精神征途,也为不能发声的一代人作传,能读到中国这几十年的艺术史,还能读到更广阔的变迁和风波。文字也极好,是凝结了先生毕生的心血。

    这样的一本书,理当读原文全本。但是,我在给一些媒体写推荐的时候,仍然推荐出版社新出的这个版本。我很犹豫,既希望读者不要漏读原文,又希望,这本书能够多多发行。

    今年还读到了张爱玲的《赤地之恋》和《秧歌》。这两本以前完全被我忽视的书,如果不是因为使用电子阅读器,就可能一直错过。

    还记得教科书上对张爱玲的这两部书淡淡地说了一句:“脱离生活,艺术水平不高。”如果是激烈的批判,我肯定早就找来读了。这么从艺术角度来评了一句,就搞得我完全没想过要去读读。

    现在从网上下到全本,一读,真是让我改变了对张爱玲的看法。以前她在我心目中,只是个好作家,现在,因为这两部作品,她是一个伟大的作家。

    以前,国内批判张爱玲不懂农村,其实读了《秧歌》和《赤地之恋》就知道她是真明白农村,明白中国。她对人性的洞察也让人惊讶,正是这个,让她写出了未必亲历的事情,写得那么深刻。比如政治高压下人的变形,她的观察理解,比这六十几年的大多数作家都深刻。

   《秧歌》和《赤地之恋》,虽然笔调都极冷静克制,写残酷也毫不避让,不仅不像是女作家写的,甚至比男作家更为冷酷。但是,从另一角度,恰恰能看到张爱玲的关怀,她关心着那些软弱善良的普通人,才把目光集中在他们身上,她写那些美好的人一点点被摧毁,最后疯狂或者死亡。

    这两本小说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她写到了人物的反抗。这种反抗在那种高压下是难以想象和实现的,但张爱玲给了他们反抗,哪怕这反抗一开始就是毁灭。《秧歌》女人烧掉仓库,《赤地之恋》的主人公决心回去抗争。这种抗争带来的是个人的毁灭,但却体现出一种超拔精神。这人性亮点,是黑暗中的光芒。

    在这两本小说之后,我买到了她的《异乡记》。这本书只是她的半部手记残稿,但我从中找到了许多那两部小说中的农村生活原型,更感到她强大的移情能力和对人性的深刻体悟,所以她能预见到五十年代之后国人历经的困苦。

   2011年,我终于找到了恰佩克的长篇小说《鲵鱼之乱》(贝京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4月版)。这本多年前出版的书,我找了很久。今年找到了电子版。

   恰佩克一直是我的偶像,无论为人还是为文,但之前只能读到他的短篇、散文和童话,现在读到他的这篇长篇小说,让我惊为天人。这部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小说,构思奇妙宏大,手法非常现代。既有无穷的想象力,又深刻地洞悉人性。让人读的时候,觉得作者仍旧活着,作品是今天才写出来的。

    上世纪这部作品被认为是批判和嘲讽法西斯,现在读来,又觉得这是对当前世界的发言。这种能超越时代的作品,就是文学的永恒。

    2011年读到的电子书还有寻找多年未得的《余光中谈翻译》、康拉德·劳伦兹的《雁语者》、彼得·海斯勒的《消失中的江城》等。

    这一年读到纸质本的好书主要是这两年出版的。比如崔卫平《思想与乡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版)、西闪的《思想光谱》(大象出版社2011年11月版)、翟永明《十四首素歌》(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陈丹青归国十年油画速写2000—2010》(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巫鸿《物尽其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版)等等。

    也有朋友担心电子书版权的问题,但我对此乐观。我发现一个比较好的趋势,现在正在销售的新书网上基本不会有电子版,经营付费阅读的电子书的网站已经开始成长。我想,随着电子出版的发展,电子书的版权会逐渐规范,这对于作者和读者都是福音,我也盼望着,那带给我们更多的自由。

作者:西门媚(小说家)

来源: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