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2011阅读报告:王小妮---抓到书就读的一年

作者:王小妮(诗人,海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2012年02月13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里面的故事》,朱正琳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7月版。


《林肯的母亲》,(美)多萝西·克拉克·威尔逊著,刘文哲译,重庆出版社1982年版。

    年初读梁鸿《中国在梁庄》(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版),她的视角和涉入程度,是坐在城里的读书人和写作者所没有的。也有遗憾,有“文艺腔”,去掉其中的抒情和感慨或者更好。然后读到何伟的《寻路中国》(李雪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1月版),全书内容三部分,我喜欢第二部分,鲜活有人物,在长城脚下那个村庄,这个美国人对农民魏子淇一家不只是观察,他融入了情感,这个段落像一部纯朴真切的纪录片,何伟不是个外人,是魏家的一员。在“南方都市报”的专栏上看到了李娟,感觉淡淡的,买了《我的阿勒泰》(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版),忽然发现读书和翻报的感觉完全不同,看来书在生活里必不可少。她把阿勒泰写成世外桃源了,还有特有的跳跃感,轻灵而顽皮,很想知道她读书就读到高中吧,凭我的感觉,一个文科大学生写不成这样,规矩方法修辞造句的,学僵了,而这个姑娘没被污染,她在写诗呢。

    在“绿茶书情”里看到很多对《巨流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10月版)的好评,因为不知道谁是齐邦媛,就没太注意,还有个人的偏颇:人人都说好的,我会不太想读。忘记后来是被谁提示,买了,真是本好书,今年九月把书交给一个班的大学生传递,年底的最后一课,应他们的要求在课上加了一段《巨流河》的讨论,没人准备稿子提纲,却人人侃侃而谈,下面热烈回应,特别是对于抗战期间的大学和那段刻骨的爱情。我对这本书的感受是“绵绵的惶恐和温情”,听说齐先生并没有日记,她是凭借记忆写下了《巨流河》,可见她个人多么需要把这些写下来,而后来人多么需要这样鲜活的个人记忆。

    用一个晚上翻了龙应台《大江大海1949》,好像始终不太适应龙的风格,究竟什么原因没细想过。对于“围困长春”,由于我母亲一家当时就被困城中,而我父亲作为匍匐在城边的解放者,国民党交枪投诚,他进城后所见到的,我从小就听到过很多。

    章诒和《刘氏女》(广西师大出版社2011年5月版),是应邀写的书评才读的,“小说《刘氏女》的出现,挑战着半死不活絮烦浅浮的叙事现状,她不圆润,不油滑,甚至不纯熟。作者凭借自己的非专业性,或者更容易持守好自己的故事自己的风格,给读者辟出新角度和新传奇。原始,狠,粗粝,急促,又夹杂着情绪夸张和不节制,我想,这就是‘章氏之猛’,是她留给读者的21世纪中国版的《活着,并且要记住》。”

    夏天离开南方去东北大自然那巨大空调中,手边没书,在母亲的书架上(多是古典文学)翻到一本应该是我曾经留下的《林肯的母亲》([美]多萝西·克拉克·威尔逊著,刘文哲译),重庆出版社1982年版,价格0 .66元。十几万字看了好几天,非常质朴的书,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美国拓荒者年代,点油灯,打赤脚,午饭就是藏在怀里的一只热土豆,原始而荒蛮中,生命自然长成。整本书被我又画又折,准备找一本同时期中国乡村人们的生活记录,越本色越好,知道很难,也许会找机会搜集一下与林肯生长同时代的中国县志。

    在约稿《刘氏女》时,编辑还介绍了《里面的故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7月版),作者是朱正琳。看后觉得遗憾很多,有些个人感慨消解了原始纪录性。

    这一年里看过一些诗集,喜欢胡续冬的《旅行-诗》(海南出版社2010年12月版),南美的风格从诗里透射出来,潮湿热烈的,带着内心焦灼的。很多诗歌民刊依旧会寄来,始终保持着诗的独立性,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变化了的只是诗歌的风格和一轮又一轮年轻的爱好者。

    九月开始上课,看书总被打断,有些又马上介绍给学生,所以有点乱。赵越胜的《燃灯者》买的湖南文艺版,长者周辅成声音相貌背影和话语历历在目,传承的不是学问,有些东西比学问幽远而入心。高尔泰的《寻找家园》(高尔泰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6月版)已经很久无货,新版出来又买多了两本,存着,原来那本不知道传递给谁了。

    有学生看我正看利季娅·丘可夫斯卡娅的《捍卫记忆》([俄]利季娅·丘可夫斯卡娅著,蓝英年、徐振亚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11年9月版),急着给借走,很快就还回来了,早预料到这书的吸引力很难在90后,他们对自己民族几十年来的历史都迷迷糊糊,外国人、外国事很难读进去。我记忆最深的是诗人茨维塔耶娃的灰暗阴郁,小心地走过泥泞雪地,“我妈妈上吊了”,她绝望于连个洗碗工的工作机会也没得到。看过利季娅的书,又想到曾经想写写“被告密者的心理形成”,始终没写,太沉重。

   《甘南纪事》(花城出版社2011年9月版)因为是杨显惠的新书,第一时间看了,有遗憾,杨写的是传奇而我更期待日常,这恐怕要藏人自己来写。

    大二学生董铮铮推荐了吴念真《这些人,那些事》(译林出版社2011年8月版)。对台湾作家诗人的“轻”,一直有顽固的印象,但这本书看后,感受很多,它平凡温婉地写出对命运的复杂感受,让人联想到汉语文脉的分支断叉后不同的路向,值得作为一个话题或者线索继续探讨下去。

    年末,在微博上注意到十年砍柴的《进城走了十八年》(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版),正是我关注的农村大学生问题,一本好的成长记录。眼前这些大学生的内心,远比他们的嘻嘻哈哈表面苦楚纠结和强悍,每一个生命都配得上一部“颂歌”,赞颂的方式只能是真切原初的记录。和它一起买的还有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新星出版社2011年11月版),没看完,但第三章“阴阳界”看了两遍,关于日本占领时期的中国乡村期待还有更详尽的调查和书写,这是早该做的事情,拖延混淆,全是一家话语至今,全不顾其中的复杂,想到萨特的“占领下的巴黎”。

    期末事多断续正看的有汉娜·阿伦特《责任与判断》(陈联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版),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梁永安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11年6月版),前者理性后者感性,总觉得依照人的本性也许最重要。诗人子梵梅送了她的《一个人的草木圣经》(南海出版公司2011年10月版),有图有古诗有新诗,放床头正好,还有去年底买的《清末教案》第五卷,2000年中华书局出版,闲翻一段以催眠。没看完的还有《地下》,《隐士:透视孤独》,《拳民形象在美国》,《1900年:西方人的叙述》。

    以书代刊的《古典与现代》刊发长文译著《海南纪行》,译者辛世彪,是1882年美国传教士香便文等在海南岛徒步45天的考察的原始记录,对这个海岛的历史一定是很好的补充,120年前的风光物种,这海岛就是个绮丽的国家公园。

    还有一本书,刚买了还没看,但要记下来,大二学生郑纪鹏推荐《十四家———中国农民生存报告》(陈庆港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年8月版)。

作者:王小妮(诗人,海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来源: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