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黑眼睛看世界:一个民主小贩眼里的世界》:穿过迷雾看世界

作者:林闵   2011年11月28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黑眼睛看世界:一个民主小贩眼里的世界》,杨恒均著,南方出版社2011年7月版,28.00元。

    看起来,外面的世界很美好。比如,我们常说德意志民族很有自我反省的精神,但事实却是,德国之所以会为纳粹主义所犯的罪行赔礼道歉、深刻反省并痛改前非,在很大程度上,与犹太人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里拥有强大势力有关。

    更明显的是,可能很多中国人每年都会不解———为什么明知会招致澎湃的国际骂声,但日本的诸任首相依然会去参拜靖国神社?原因可能正和《黑眼睛看世界》一书里提到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时说到的那样:陆克文刚当上澳大利亚总理时,对中国多有褒扬,后来他的态度却180度大转弯,弄得中澳关系也像坐过山车一样。难怪有些观察家惊叹看不懂陆克文。其实,陆克文的对华外交,根本不是建立在他对中国有多少了解之上,而是建立在他对澳大利亚有多少了解,以及澳大利亚人想让他如何处理中澳关系之上的。陆克文是一名选举产生的政治人物,选举他的是澳大利亚人,所以,无论他的内政还是外交,肯定要对他的选民负责。作为一名民选的领导人,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顺应本国的民心”,以便获取更多的政治资本。

    书中的《马桶上的政治》一文,视角也很独特———从难登大雅之堂的马桶说起,只言片语,就让我们了解了国人在民主素质上矮人一截的深层原因:国内不少公共场所的洗手间马桶很脏,而国外的公共厕所却大多都很干净。原因是在国外如厕,有一个微不足道却约定俗成的规则:马桶一般都由上一个使用者擦拭过,如是接力下去。正因为国民有自觉的素质,所以即便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每个人几乎都做同样的工作,却形成了一个“互利的社会”,但中国人搞在一起时,时常形成的却是“互害的社会”———大家都在做一样的工作,却互相伤害,又并没有获得更大的利益。尤其是公共厕所的卫生问题,时常会让人感到胃部不适的痛楚。

    以上那些让人见微知著的事情,正是《黑眼睛看世界》一书分析民主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时,独特的切入点。经过作者切中肯綮的分析,读者如我,时常有穿过了迷雾、对世界看得更清楚一点了的感觉。所谓开卷有益,应该也是这样的吧。

作者:林闵

来源: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