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冯宏声深度解读——新闻出版业“十三五”时期科技发展规划

作者:冯宏声   2016年05月20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2016年5月9日,MPR国家标准应用示范工作阶段性会议暨ISLI/MPR标准与全媒体融合出版技术系统应用者大会在深圳市举行。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副司长冯宏声做了题为《新闻出版业“十三五”时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演讲,冯宏声分别从行业科技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行业科技工作的成果回顾、新闻出版业十三五科技发展展望、近期重点推进的科技工作等方面对《新闻出版业“十三五”时期科技发展规划》进行了深度解读。以下内容根据速记整理成文。


行业科技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1、对出版的基本认知:关于出版业定位

今年是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在十二五结束的时候,总局对整个出版业重新做了一个定位,认真考虑了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出版的定位,以及科技应该如何引领和支撑出版。回顾历史,我们从技术角度进行分析,出版业经历了手抄时代、印刷时代、电子时代,然后进入到现在的数字时代。不管是哪种技术支撑的形态,出版业无外乎是从作品到产品、到商品、到消费品的流程,同时对应着很多的角色,这些角色的行为实际上是创作生产当中的要素。只要把规律性的东西找到,我们就可以重新认识出版。

信息社会与出版业

出版有多个属性:从文化属性的角度看,出版是思想的表达和表现;从信息属性的角度看,出版是信息的传播;从社会生产的角度看,出版是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出版业到底算什么?出版业是文化产业,这是我们到目前为止比较习惯的说法。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有没有一种新的可能,把出版与文化剥离开看,出版业有没有可能是一个单独的产业,是在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跨界的产业?

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信息社会,信息社会要有信息产业,信息产业应该怎么去概括?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二分法,我们将其分成信息内容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这两个概念完全能够覆盖所有的信息产业要素。现代意义上的信息内容产业是指:基于数字化、多媒体和网络等技术,利用信息资源和其他相关资源创作、开发、分发、销售与消费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再来看出版业,它应该是应用了信息技术的信息内容产业,这是我们对出版业的一个认知。

出版业与互联网

互联网是什么?出版业和互联网有什么关系?现在上上下下都在谈,要么就是“互联网+”,要么就是“+互联网”,别的行业谈“互联网+”和出版业谈“互联网+”应该是不一样的。通过抽象地看过去的出版业,然后再抽象地看现在的互联网,我们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互联网今天在做的事情,是历史上的出版业在做的事情,出版与互联网一样,一直在消减信息不对称,为社会公众生活活动、为外部产业生产活动提供“从信息、数据到知识”的服务。

所以出版的未来,我们要从“互联网+”的概念理解到“内容+”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两年发了两个文件:一个是2014年下发的《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一个是2015年下发的《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4年提转型升级是希望出版业迅速掌握技术,我们要“+互联网”,要掌握它的模式。融合发展其实本质上讲的是“内容+”。这是出版业和互联网之间的关系。

出版业的融合发展

出版业的融合发展应该包括四方面:生产环节要素融合、消费对象需求融合、内容呈现方式融合与外部产业跨界融合。

生产环节要素融合是指,出版业固有生产流程的重组,流程起点多元化,还有出版业原有及相关生产要素的重组,产品多元与服务多样。将生产要素由单一方向、单一维度的流动,转变为生产要素多向、立体化聚集整合,逐步实现从生产端为主向消费端为主过渡。

消费对象需求融合是指,出版业要深入研究用户需求,将针对同一用户的不同需求的产品整合、将同一产品针对的不同用户群体整合。内容产品要实现生产端与消费端的“内外有别”,向“服务为重”转型。按用户需求分类投送,对同一用户,根据需求在生产端调取资源组装成不同的教育、专业、大众类的内容产品。

内容呈现方式融合是指,与其他内容业在内容呈现方式上将现有手段整合,一个是图文声像影资源属性融合,另一个是跨介质呈现融合。简单来讲,我们要以内容主题为核心,形成一个立体的产品线,运用互联网思维,将每一本纸书都看做是一个产品去打造。未来我们可以在多个层面发力,从PC端到手机端、PAD端,再到目前的VR和AR,都是呈现方式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信息消费者消费的始终是内容。

最后一点,与外部产业跨界融合强调的是出版业要融入生活、生产活动。用“内容+生活”,可以满足大众学习、消遣及社交需求。用“内容+生产”则能够提供各种服务,用“内容+学术”可以融入学术研究的各个方向。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思考。

2、科技体系建设:全面支撑与五个任务

把以上的事情分析好之后,我们开始想科技体系的建设要做到全面支撑,一方面,产业链要有全面的覆盖,选题策划、封装生产、印刷包装、发行营销、资源管理、资产管理等各个环节要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另一方面,要实现角色+任务的全覆盖。政府部门要做好监管及公共服务,行业服务机构要抓好公益性的服务,科研机构和高校需做好基础共建和技术应用,而产业主体及行业技术企业则应成为研发和科研平台,整个“十三五”我们要从这些方面把工作的空白点一个一个的填上。

科技体系建设共有五个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需求调研、政策规划、机构建设、项目带动、成果推广。就是说从政府到企业,都需要做好体系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以出版科技融合为基础,实现“互联网+出版”,推动全行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发挥内容资源优势,实现“内容+”的产品与服务形态创新,促进信息内容消费。具体而言,政府去做行业需求调研,企业要做用户需求调研。政府去做政策规划,是以行业现状为出发分析瓶颈和问题,出版单位也要做自己的战略规划,要建立自己的科技机构。

行业科技工作的成果回顾

简单地回顾一下,我们“十二五”期间的成果,高度概括为以下几点:科技创新体系日趋完善,科技的支撑能力显著提升,科技的引领作用初步显现,项目带动战略深入实施,电子政务建设稳步推进,标准的研制推广成效显著。五年来,中央财政投入了34亿元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其中包括:20.4亿的数字转型升级专项资金,11.3亿的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研发资金,1.3亿的科技支撑计划扶持资金,还有1亿多的其他科技工作资金,除此之外,2011年ISLI(原ISDL)国际标准项目启动,2014年MPR标准、CNONIX标准应用示范阶段工作启动,2015年ISO发布ISLI国际标准,授权国际信息内容产业协会(ICIA)承办注册中心,行业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果和成绩。

新闻出版业十三五科技发展展望

1、十三五规划面临的形势

当前的形势,新闻出版业正在成为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领域,是保障国家文化安全与互联网安全的主要阵地。

“十三五”时期出版业要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加速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新闻出版业的文化服务与信息内容服务能力,发挥文化消费、信息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提高新闻出版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同时,发挥科技的融合作用,借助互联网,不断推进新闻出版业与其他内容产业及外部产业之间的融合,构建立体多元的文化服务与信息内容服务模式。

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们要知道出版业在互联网安全的环节上处在哪一个环节?处在怎么样的一个地位?最近互联网的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互联网的安全说到底是两方面,一是技术安全,一是内容安全,技术上的怎么能够防止别人进入我家门,内容上怎么保证我的网络空间是清朗的,网络空间怎么有更多的正能量,怎样传播准确的知识性的东西,这是我们要考虑的安全问题。

2、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要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重点推动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改进工作机制。体制改革是一个空的口号,需要大量的具体工作来体现,怎么体现?实际上总局已经从原来的主办单位办变成指导单位了,这就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具体体现。我们一直强调政府要退下去,让行业机构表现,让企业走。前些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政府必须冲在前面,要带着大家走,但是一旦大家进入到一个轨道,政府要去做更高层次的一些规划,做宏观的掌控,而不做微观的市场。

此外,要放眼国际,着力解决制约行业科技发展的突出问题,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深新闻出版与科技的融合,加快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为新闻出版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十三五规划遵循的原则

主要是遵循六点原则:第一 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发展战略;第二,坚持把融合发展作为主要方向;第三,坚持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第四,坚持把项目带动作为重要抓手;第五,坚持把市场主体作为创新源泉;第六,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基本要求。

4、十三五规划的总体目标

我们希望到“十三五”末,健全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希望更多的科技创新的源头动力来自于企业,而不是自上而下,我们甚至在考虑十二五期间启动几个重大的科技工程。

另外,还要形成完善的科技政策体系,全面提升行业科技服务水平,全面完成传统业态的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业态多元化、融合发展。同时,要确保行业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总体水平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关键技术、装备制造的研发及应用也能够取得重大突破,最终实现行业创新环境持续优化,科技创新与应用人才队伍发展壮大,覆盖广泛、技术先进、传输快捷的现代新闻出版传播体系基本健全的目标。

5、十三五规划的四个方向

这次编制规划我们打破了原有的企业规划的模式,做了一个小创新——提出了一个发展方向。原来的规划里很少写这个内容,这次为什么敢写?主要是因为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我们的科技工作单点突破,取得了很多成绩,为“十三五”顶层设计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十二五”期间是单点突破,奠定基础,“十三五”期间则要顶层设计,全面推进。

我们要建四个体系,一是建立科技人力资源体系,更多的鼓励出版企业,希望出版人里能够孕育出更多的高端科技人才;二是要把外面的人才引到传统企业,解决员工的职称问题,要让在出版业的科技人员有归属感;三是以科技人力资源体系为基础,做两个基础性的体系,一个是基础科技环境建设体系,一个前沿技术的跟踪和研发体系;四是最重要的一个方向,建立科技的应用支撑体系,要让技术成果能够在行业内得到应用,把标准和技术应用于我们的业务,通过机构建设项目产生成果,推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还有四个应用支撑,首先是资源管理的应用,内容资源管理是关乎行业发展的底盘。之前,总局已经推动了22家试点示范单位,包括一些非示范单位也在积极跟进MPR标准及底层技术,大家对MPR的认知,最早是从点读产品认识的,这是这项技术体系的最表层、即产品的一层。为什么总局要不遗余力地推进这个项目?它不是在推点读笔,而是在推点读笔背后的资源管理模式。资源管理要用技术来支撑,一个是技术编码,一个是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法律角度的,深层次的是版权的资产管理。所以未来要从资源管理角度入手,以它为底盘,实现服务应用、生产应用、数据应用。这是整个科技支撑的核心,也是十三五规划最核心的一个要素。

6、十三五规划的主要任务及重点项目

具体任务包括以下五种:完善行业科技工作政策,健全行业科技机构,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和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

重点项目包括四大类:电子政务类的项目,公共服务类的项目,行业的公益性项目和行业的产业化项目。在行业公益性项目和产业化项目方面,我们做了衔接,公益性项目一定会对应着产业化项目。政府需要推动相应的行业机构做公益性项目,然后,用行业的机构做的公益性项目,来带动产业化的项目,提高生产能力,提供技术职称的生产。基于现有的几大工程来做这个品牌,为提高生产能力提供技术支撑,为数据管理运营提供技术支撑,为开展市场服务提供技术支撑,以及对应的产业化的项目,关键项目的研发项目,数据运营平台的示范项目,分领域的平台示范项目,最终整合为一个出版产品的供应链系统。

7、十三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科技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地方行政管理部门的科技管理工作职责,重点推动本地区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形成上下协同联动机制,提高行政效能。第二,加大政府投入,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对企业科技创新和优秀科技成果转化给予政策扶持,完善重大项目与重点工程资金保障制度,加大对科技研发与应用的支持力度。第三,加快智库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保障。完善新闻出版科技专家库,充分发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技术企业、新闻出版企业在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第四,建立创新联盟,推动产业协同合作。鼓励、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导、政产学研用合作的各类产业化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第五,继续树立典型,推进技术创新应用。通过树立典型,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能力建设,不断完善技术研发及应用的奖励机制,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大胆创新的企业氛围,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

近期重点推进的科技工作

近期的重点工作主要是围绕前面讲的四个重点方向,生产数字化、资源编码化、运营数字化和服务知识化做具体的工作。

1、生产技术体系:研发与应用

首先,生产技术体系的研发和应用。一方面,技术的研发方面当时提了四大工程,但是现在启动的是三项:国家数字复合出版工程,提供了生产工具和生产线;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提供了版权角度和资源供应的保障工具;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提供了从产品供应到知识服务的模式。

在十二五的后半段,总司重新论证了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在这过程中发现,如果仅仅局限在一个数据库工程的角度,那层面就太小了。因此,开始做支持服务的体系建设,从机构怎么建,从标准怎么搭,关键技术怎么研发,行业的模式创新,全方位的去考虑,已经不再局限于一个数据库。

另外一方面,总局从2013年开始推转型升级,推的是什么?推的是技术应用,也就是总局一手抓技术企业,去找投资支撑技术研发,一手去抓出版企业,去要各种各样的经费,来支撑出版单位的应用技术。资源、装备、产品、平台、服务都在做。

关于转型升级的推进步骤,必须强调:企业要找到适合自身的路径,没有普适的作战图。2013年,主要在做存量资源转化和基础工具与系统,央视先行做技术改造与资源的数字化。2014年下发了《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自此资源数字化,基础专柜的配备,产品开发,分销平台的建设,知识服务模式的创新就形成了一个完整路径。2015年行业开始重点关注转型升级,MPR继续推,央企也再往前走一步,开始建数字内容的背景平台建设。2016年,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要见成效了,我们需要央企去推数字产品和知识服务模式,行业也要推产品,所以需要在座的出版人一起努力,拿出更多的数字转型成功的产品,用产品来说话。

2、标识符标准体系:完善与重构

大家知道整个新闻出版业,甚至包括信息内容产业,有大量的标准在支撑产业的前进。这些标准其实每天都在用,但是不太知道它的实质用处。现在我们要把所有的标识管理起来,原有的标识之间虽然有相互关系,但都是点对点单线的,而且两个标准做不到一起。

标识符标准体系的价值作用主要在两方面,一方面,通过分配给信息内容资源——无论是作品还是产品形态——唯一的识别符号,并通过附带的元数据来描述信息内容资源,可以实现信息身份识别、信息管理、信息检索、信息交换等应用,为实现技术上对信息内容资源的利用、管理与存储奠定标准化的基础,使信息内容资源的所有者可以实现对资源的控制。另一方面,可以为作品及相关产品的版权运营提供技术角度的可控性基础,对作者及相关权利人而言,可以实现对作品及产品的标签、跟踪,建立“授权-收费”的版权运营模式;对信息内容资源传播及使用者而言,可以便捷地查找到版权所有者信息,从而推动信息内容产业实现合法的“取得授权-付费”的版权交易模式。

ISLI标准的应用,将可以实现不同类型文件之间的关联,以此为基础可以组合成为新的出版产品,将实现数字出版内容资源的按主题多媒体关联,可以满足消费者横向阅读、多元个性化阅读的需求。ISLI标准的应用,还将从内容生产者的角度出发,便于出版产品的生产者对存量资源再利用、对增量资源拓展出新的生产方式。此外,ISLI标准的应用,可以使供应者在数字技术时代,充分实现对产业链环节的全面掌控,掌握对产品的控制权,从而借助对编码的控制实现对相关产品交易与服务的控制,并能够以这种控制力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

国际标准关联标识符 ISLI强调了对现有标识符体系的补充与完善,并实现底层编码级的资源控制。在各种模式的建立过程中需要将相关产品、服务进行关联,将相关用户与产品、服务对应起来,会产生对各种“关联关系”进行标识的需求。MPR标准将定位为ISLI标准的一个应用标准,ISLI、MPR未来会有更多的关联类型。此外,在产品应用层面,将ISL码视为出入口,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打通,形成互动形态的内容产品。

3、出版发行数据体系:共享与交换

一个是出版发行数字体系建设实现运营的数据化,未来的布局政府部门做领先数据的统计和监管的分析。总局作为出版发行的管理中心,主要做两块,一个是公益性的服务,一个是产业化的服务,为出版单位、实体发行单位、图书馆、终端零售、电商平台、物流企业提供数据的服务。同时提出了一个数据的概念,就是在整个行业的出版物的全生命周期,在不同的结点要采集不同的数据,最终促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4、国家知识服务体系:知识+

最后一件事情,做国家知识服务体系的建设。未来出版业的服务模式会很多,未来的决策分工有政府、出版企业和用户。政府主导建设一个国家知识资源的服务中心,同时还会给出版企业相应的推进政策和资金,让出版企业和国家服务中心签协议。通过协议的方式去建国家知识服务分中心,用分中心来建设知识资源数据库库群,库群由出版单位来建设投用,国家的平台会给各个库群、各个分中心技术支持。还有一方面,最后政府干嘛?政府来采购服务,从头包到尾。大家建设,然后建设完成的东西政府来买,买什么?买的是可靠、可信的知识服务。

2014年我们和财政部沟通,当时有领导就问,你们做这件事情跟百度有什么区别?其实最大的区别就是由政府来指导,由出版企业来主导,由可信内容提供商来主导,而不是由那些只靠竞价排名的互联网企业主导。现在已经在做各个分领域的知识服务的平台建设。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做的法信平台,法院用户、律师用户对它的评价非常好,它能够非常快速地辨别、满足法律工作者对知识的需求。现在有大量法律类专业人士已经不再去用百度了,因为它的东西有些是错误的。现在的服务建设仍存在问题,就是量还不够,量不够是因为投入还不够,所以现在在跟各个口,跟财政、跟发改委谈,想办法能够再给大家争取资金过来,把这些都做了,未来由政府采购这些服务,免费或者低价的提供给我们的用户。

政府采购支撑各个平台能够建起来之后,还有一条线,就是做收费的政府服务。刚才谈的法院的服务平台,目前在给北京做B2B,做各个法院付费的服务,对各地开放是免费的,将来深度用户可能会收费,也就是说将来我们卖的是什么?卖的是一个知识解决方案。

去年的3月,我们开始启动知识服务的试点。未来整个知识服务运营的路径可以通过B2B投资,也可以通过加盟、通过政府。可以形成产品的层级,从最简单的知识资源到关联之后的跨领域的知识,到产品+服务这种服务产品,这不是简单的单一的产品供应,而是服务供应,这是大的资本。从一般的纸质的期刊、增强电子书、数字图书馆、数字期刊、平台式的APP、产品式的APP、微信的公众号、微博号,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产品。在如何打造知识服务产品的问题上,我有一个说法,供出版人参考,实际上,我认为现在不用任何新的技术,就拿一本纸书就能把知识服务做好。原来的纸书就是直接一本书,会有一个目录,但目录的作用和知识检索的作用是两回事,你能不能把一本书拆解成一棵知识树,根据这本书的内容和知识点画一棵树,在树上标出页码,把这棵知识树放到书的最前边。实际上这就是知识服务,所以知识服务不是技术问题,是思路问题。

这些东西其实传统的作者和出版社就已经玩过了,有一本文学经典之作《跳房子》,它为读者安排了两种以上的读法:传统的、现代的、以及科塔萨尔向读者发出的“合谋者”阅读方法,即读者自己挖掘出的第三种、第四种乃至无穷的讲法。这本书正常的阅读是从第一章到最后,但你还可以按这样的次序,第一章看完直接看第七章、第九章,然后倒过来看第二章、第三章,读者会把这一本书看两遍,两遍的体验是不一样的,就像是一个电影是顺着拍还是倒叙,还是蒙太奇的方式,不停的切换,所以一本纸书也可以玩出数字化。

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是全行业的任务,内容企业要由产品供应向内容服务转型,技术企业要由工具供应向综合型服务供应转型。传统出版科技企业也面临转型任务,需要更多“轻”的技术,传播技术的未来与内容的未来必将一致,需要“融”的技术。转型不是简单的把这些技术产品直接卖给出版单位,而是要根据每个出版社的具体的需求,不断的调整产品。技术和内容未来像是一个共生的关系,平台即产品,技术即内容。

其实到今天,我们仍然没有把出版业的未来看得特别清楚,因为还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在这个过程当中希望大家努力的实践、不断的探索。未来还有机会,还能赶上。我们一起努力,迎接出版界新的未来,谢谢大家。

(本文编辑 贾志甜)

作者:冯宏声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