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技术向来是把双刃剑,除了革“命”之外也能带来革新,印刷出版其实是实际的受惠者之一。以艺术图书的印制为例,八十年代的成书品相与质量跟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图书本身被印成了艺术品,一方面难于也不适于数字化,另一方面在时间维度上有了更长久的生命力。
Wolfsonian–FIU博物馆热带植物社会历史展手册《蔓绿绒》
即使在如今一切都数字化的时代,像洛杉矶盖蒂中心(Getty)这样的大型机构以及像明尼阿波利斯的沃克艺术中心(the Walker Art Center)这样的本地机构,都依然高频地出版新的纸质艺术图书。
这似乎很符合逻辑,因为博物馆都致力于将过去的东西维护好,即使它们已经过时了。不过如今印刷版的艺术图书并非是要给过去唱赞歌,而是带来了一种直观的触感。
如盖蒂出版社出版人卡拉·科克所说,爱情和神秘小说我们开始看电子版的了,但家里的咖啡桌上终究是奥摆一本考究的纸质书,几乎有点拜物教的意味。
况且,还有什么比艺术图书或者展览手册更适合收藏的图书种类呢? 令人惊叹的色彩,散布图片间睿智的文字,还有精心编辑的封底都令人爱不释手。
Hammer博物馆双年展手册《2014洛杉矶制造》的封面
目睹报纸的“瘦身”,图书的电子化,我们很容易忽略的是技术发展在冲击印刷产业的同时也在推动印刷技术的进步。而今艺术图书的品相令人惊艳,这提醒我们技术是把双刃剑。
拿《蔓绿绒:从拉丁文的异国情调到美式现代风格》(Philodendron: From Pan-Latin Exotic to American Modern)来说,这本书是去年华夫索尼亚-佛罗里达国际大学(Wolfsonian–FIU)博物馆举办的热带植物社会历史展览上展出的手册。整个封面是一片树叶的局部,涂层触感柔软,加以多层压花,纹理细节逼真,无论着视觉还是触觉上都跟一片真的蔓绿绒叶子相同。
艺术图书和博物馆展览手册最大发行商D.A.P.(Distributed Art Press)的出版服务总监艾丽莎·勒波维茨指出,现在的印刷技术已有很大进步。“挑一本80年代在当时被认为很重要的艺术图书,将其印刷质量与现在的相比就会发现我们已经进步了许多。无论是能用于复现原稿的颜色数量,还是可供选择的纸张类别,都已不可同日而语。”
带着一本书就是一件艺术品的理念,华夫索尼亚-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博物馆在出版项目中非常注重图书的物理属性。其负责人蒂莫西·罗杰斯“我们希望像制作精美的实物那样去创造一本书。
2015年,这家规模相对较小的博物馆(共有38名全职员工,年预算刚刚超过500万美元)出版了4本新书,全都是纸质版本的。
《蔓绿绒:从拉丁文的异国情调到美式现代风格》装置外观
虽然预算有限肯定会对出版有所影响,但他们的着眼点与众不同。 “他们的投资理念与传统出版商不一样,”洛杉矶一位图书设计师金伯莉·瓦瑞拉说道。“前者看中知识和教育性,而后者以金钱为导向。”
去年,瓦瑞拉为Hammer博物馆双年展所做的手册《2014洛杉矶制造》(Made in L.A. 2014),也许换任何其他传统出版企业来做都可做不出来,换句话说,这本书的制作成本很高。瓦瑞拉说,“封底标价反映的只是印刷成本,但目的并不是要盈利,而是让其在时间维度上有更长的生命力。”
的确,拥有《2014洛杉矶制造》或者《蔓绿绒》的人都不会舍得把它们扔掉。这些书视觉冲击力强,制作精美,其本身就是完美承载着时代文化的艺术品。印刷这种看似过时的技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呈现出生机勃勃的一面。
(本文编辑 晨瑾)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