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用深度打败速度

作者:孟冬   2016年01月18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十年前,李鸿谷作为《三联生活周刊》的副主编在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做了一次讲演,他提出《三联生活周刊》要力求生产知识。十年过去了,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的自媒体都承受着争快的事实与压力。那么他对十年前提出的生产知识这个观点有转变吗?


十年前,李鸿谷作为《三联生活周刊》的副主编在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做了一次讲演。那时的他已经有18年的新闻媒体人经验。讲演中,面对在场许多即将从事新闻行业的同学,他提出一个问题:记者在新闻事件中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十几年的从业经验,以及多次一线报道的经历,带给他最大的感触就是: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及形形色色的人物,他越来越坚信,记者不是新闻中人与事的直接利益方,而是以一个闯入者的姿态走进事件中心,见证事实,他是一名观察者,每一次新闻报道都力求寻找事实。因此,他说媒体应该是由一位位记者构成的,如果记者的角色是“观察者”,那么,记者与媒体在功能上寻求的都是:事实至上。

面对不断的报道、传播,新闻在中国的真实压力越来越趋近于“出售”,在这样逼仄的竞争中,《三联生活周刊》能否在同样是寻找事实的前提下,区别于其他媒体,让报道的事实能够经过时间的检验,最终沉淀下来?

在那场演讲中,李鸿谷提出了一条很出名的逻辑线索:好奇心—事实—知识—常识。在这一逻辑线索中,他说好奇心是一名记者深究新闻的动力来源,记者知识的容量,又决定了新闻报道的方法。只有具备这些前提,才能提供更接近事实本身的报道,然后期待报道进一步变成知识,而不仅仅是传播。这是他个人,也是《三联生活周刊》,对自身的要求与期待。

如今,荏苒已过十年,媒体信息环境始终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变化着,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的自媒体都承受着争快的事实与压力。那么,现已是《三联生活周刊》执行主编的李鸿谷,是否对十年前所说的生产知识这个观点有所转变?或者高速变化的媒体环境让他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基于此,又值《三联生活周刊》创刊二十年之际,百道网采访了李鸿谷。

百道网:《三联生活周刊》二十年来成为新闻杂志的标杆品牌,您觉得它靠什么获得这样高的认知度?

李鸿谷:《三联生活周刊》有二十年了。2000年,我来到这儿,到现在也已经工作十五年了。最开始,我先做主笔,接着做副主编,然后才做执行主编。如果以我的角度而言,我想《三联生活周刊》作为一个标杆性的杂志,它有一个核心的东西是我们坚持而别人没有的。 

2005年,我在清华大学做了一个演讲,那时候,我向大家介绍《三联生活周刊》这本杂志到底是做什么时就说过,我希望或者我们正在努力的是“生产知识,而不是生产信息”。这一点,放在今天仍然是我们三联生活努力的方向。

一本杂志要讲生产知识,其实是一个很高的要求,而且它能不能做到,也不是自己能认定的,这需要交给外界来评判。但我们不能因为有难度而怯步,因为有难度的事对一个人和一个团体而言都是一件很有挑战、很有意思的事。所以,我们把生产知识当成这本杂志自我的内在追求,而不是生产信息。那么知识和信息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总是说新闻是易碎品,那如果生产是知识而非信息,或许就不那么易碎了。所以,一开始我们就希望,三联生活生产的“新闻事件”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能延长新闻事件的保存时间,在一年,两年,甚至五年后都能沉淀,几年以后再回头看,仍有它的价值,而不是在一两天,一两周,一两年后就没了,被遗忘了。

如果符合这样的特点,那应该就可以说这是知识了。要做好一家有生命力的杂志,惟有生产知识可以抗拒时间,暂时没有别的办法。

百道网:《三联生活周刊》到目前为止,是活得相当不错的纸媒代表。您认为新媒体真的会杀死纸媒吗?

李鸿谷:这其实是一个挺大的问题,系统地讲它会比较漫长。我就讲讲这几年来我自己的观察。这几年来,新媒体的兴起,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还是APP,还是所谓的自媒体……它们在与传统媒体进行怎样的竞争,传统媒体会完全被它们杀死吗?这是大问题。 

至少我不认为它们之间目前存在着直接竞争,或者说是零和博弈的竞争。我始终认为,一本杂志在本质上,仍然是跟其他杂志竞争,而不是跟新媒体竞争,这是两回事。

首先,现在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无论是新媒体还是手机或者PC端,它们都是跟看杂志获取信息错开的,也就是说,这是两种业态。虽然这两种业态也有竞争,但这种竞争就一本具体的杂志而言,它并不是直接的竞争,也不是零和博弈。

其次,讲到杂志或者纸媒的衰败是由这样几个原因构成的。

第一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或者说过去几十年市场化媒体一直存在的问题,即我们媒体的生产产能过剩,它与国家经济转型一样,过去整个经营结构产能是比较低端的。在新的媒体出现之后,就对产能造成了冲击,这是一个大问题。也就是说传统纸媒生产出来的产品本身并没有跟新媒体形成竞争,但其产品品质没有优势;同时,过剩的产能和需求的降低形成落差,所以一些纸媒就被挤出来。也就有了纸媒衰败的言论。我们现在正经历的是一轮产能过剩的淘汰,这是一个核心问题。

第二才是我们阅读方式的变化。这些年,手机阅读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这对于媒体而言,最大的冲击就是新媒体占据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资源。这与产能过剩的因素叠加,纸媒因此面临极大压力。这其中的关键又是,对传统媒体而言,它越来越不被广告商看好。当然,这其中与广告代理公司自身在这一轮转型中,也面临空前的压力相关。

但是我坚信纸媒不会被新媒体杀死。纸媒只会在竞争过程中,慢慢地被减少,到最后只剩下几家强势的媒体,这不是一个衰落的过程,而是一场竞争的淘汰赛。  

百道网:三联生活现在也在做新媒体微信、微博,也有自己的APP了。那么在信息传播途径拓宽的过程中,如何保持文字所具有的知识深度,不因为变成视频影像利于传播而变得“浅”?  

李鸿谷:我觉得不能用“深”和“浅”来界定不同的传媒介质与传媒方式。不能说手机就浅,杂志就深,这是一个一般的概念。简单来讲,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内容生产能力,或者用时髦的话说是“IP能力”,有没有IP,有没有知识产权,这是最核心的。

举一个例子,可能会让很多人意外,就是我们做杂志的时候,可能很多人都认为一本杂志的文章长度最好不能超过八千字,一般来说,一千到一千五或者两三千字是最适合阅读的。但是《三联生活周刊》恰恰反其道而行之,我们起步是三千,两页是最短,经常有五六万字,甚至八万、十万字的长文章。有时候我们还会用一整本来做好一个专题。也就是说,只要做好深度,用深度来打败速度,深度做到极致后,速度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每一个品种,比如周刊,是新闻传播里面最长的一种传播频率,如果能做好深度,即便一周一本也可以做得很好。

后来,我们也有了微信、微博、APP,可能今后还会做其他传播模式,比如视频、现场活动等。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像微博、微信包括活动、视频这些方式都是推销杂志的渠道。但在今年之后,我们发现,它们既是渠道,更是内容——每一种渠道本身就决定了不同的内容生产方式。也就是说杂志有杂志的生产方式,而活动、视频、微信公众号,则有不同于杂志的生产方式。如果只有杂志一种标准,就太机械了。

无论是哪种渠道,都不能规避一个核心问题,即内容质量的高低是最核心的。微信也好,新媒体也罢,我们始终都追求做好内容,这与快、慢、浅、深没有关系。而且,做杂志的不只《三联生活周刊》一家,还有很多别的杂志,为什么我们能活下来,为什么别人做得可能不太好?回到刚才说的源头,有没有内容生产的能力,有没有IP,有没有智慧,这是最核心的。如果有,那么做微博、微信、视频同样能做好。如果没有,那杂志也就做不好了,不是说做杂志很高端,做视频、新媒体就不行,今天已经没有这样的事情了。

百道网:《三联生活周刊》向数字领域拓展以后,未来的广告客户会发生迁移吗?

李鸿谷:一本杂志有没有内容生产能力,决定了在不同的渠道里面生产不同的内容。同样,过去我们基于一个平台去生产内容,然后形成广告投放。这种传统模式在未来也会被改写。过去是什么呢?就是看杂志是否办得很好,是否有很高的订阅量、发行量,是否有广大的受众群,然后才考虑投放。但是投放时,他们也会疑惑,到底什么人看这个杂志。所以,未来的话,广告商可能会更精准地投放。

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投放都还是跟内容相关联,如果未来的内容生产能力更强了,也可能重新结构广告的投放。过去,广告商在选择时会考量这家杂志是否成熟。如果有三家杂志是很牛,那么他们就投入三家杂志。在电视领域也同样如此,哪些节目很牛就投哪些。未来他们的选择面也会更多,对广告商而言也是很大的挑战。

但在每一种通道里面,只要内容生产得好,都能成为广告商合作的一个平台。可就我们粗浅的实践来看,在未来,传统平台仍然会是广告商主要投放的领域。只是说,新媒体的发展可能会使整个广告份额有所下降。现在,要考虑的是能取得创新型的广告投放,这也是核心要素。

准确来说,我们吸纳的不是广告,而是无数商家的合作可能,这样整个结构就变掉,已经不拘泥为一个简单的投放了。

百道网:当关注深度的受众越来越少时,《三联生活周刊》生产知识的深度特质会改变吗?您对周刊二十年之后的新台阶充满信心吗?

李鸿谷:对我们杂志而言,从来不提深度报道这个词。我们的所有报道都是正常报道,为什么这么讲呢?刚才我讲了,三联力争的是要生产知识,也就是说,能不能提供别人不能提供的见解,能不能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材料,这是考核一家杂志是否能存活的关键。

而且对读者来说,他并不一定是要看所谓标注为深的或浅的东西,他要看好看的东西。你想想,好看的东西一定会跟“浅”划等号,或者与“深”划等号?显然不是这样子的呀。传播跟写作相关,写作又跟见识相关,见识跟发现相关。如果都具备了,就能生产出好的产品,就有大家爱读的东西了。

好产品跟深浅关联不是很大。但不得不说,所有的好产品,都是深入的、有见识的、有判断的文章。为什么一定是浅的呢?因为浅的现在越来越不值钱。前段时间突发的天津爆炸,我们立马就知道了,但是爆炸后对居民的生活会带来哪些具体的影响?房子有没有机会索赔?如果作为一家杂志能提供这样的报道。还会拘泥于是深是浅吗?只要挖掘的点有价值,跟报道对象紧密相关,就是好的。如果用深和浅讨论问题的话,就会自我遮蔽。

截至目前,三联在这一年里整个的运行状况还不错,相比大多数同行还可以。但是,我们这个行业仍然处于转型的寒冬之中。在这个时候大谈经验,将会是一件很可笑的事儿。只是,即使在寒冬,我们仍对春天抱着期待。

(本文编辑:Thelma)

作者:孟冬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